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社会学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党的十八大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近几年,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展党的组织建设,不断强化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探索适应水库发展的新举措、新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水库建设、管理和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2.
文中从严以律已,少说多做;循循善诱,注重“风度”;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关心职工疾苦,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四个方面阐述领导者如何与职工搞好关系,调动职工积极性,共同做好水库事业.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期,蔡州地区是南北多种文化的交汇中心之一.战国以来,楚文化逐渐取得在汝南的主导地位,并一直延续至西汉.在儒学(经学)兴盛的东汉,西楚风俗对汝南士人的影响依然有迹可循.东汉一代,汝南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位达到历史时期的顶峰,而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大动荡几乎将这一切摧毁殆尽.隋、唐、北宋三朝,河南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蔡州却一直处于边缘地带.这是南北朝时期孕育出来的犷戾尚武之淮西风俗能够在唐后期集中释放、北宋以后不能消弭的基本原因.南宋以后,随着河南重要地位的丧失,汝南的边缘化趋势加重,地域文化上与淮北平原合一,成为一个区域文化整体.现今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杨文春 《殷都学刊》2012,33(4):47-50
815-817年的淮西战争是元和削藩的关键一战,奠定了宪宗“元和中兴”的基础.裴度、李愬和李光颜等人都建立了重大功绩,而关于他们功绩孰大孰小的争议一直以来就未曾停止过.实际上,此三人只是依托“中兴之主”宪宗而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没有必要也难以分出他们功绩的高低.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淮河上游地区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成为南北双方争夺的重要对象。趁势而起的蛮族势力以之为凭借,依违、游离于南北政权之间,但不足以在南北对峙之间成为第三方独立的政治、军事力量,一般是作为南北朝的附庸,通过不可忽视的战略角色凸显出来。在这个大动乱的历史进程中,淮河上游原有的地域社会文化逐渐瓦解。通过战争洗礼和蛮族融入而重新建构起来的地域文化(淮西风俗),对淮河上游地域社会产生了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事业单位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一名合格的政治工作者就要时刻牢记自身使命和工作职责以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业务能力促进工作的开展和新历史时刻下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提高国民素质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已经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内涵,作为女性群体已经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当中举足轻重,她们的素质能力提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水库也不例外. 一、促进女职工综合素质提高具有实际意义 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是经过实践证明的科学论断,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宏观概念,而在现实生活当中,提高女工素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