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网络恶搞的风浪甚嚣尘上,它已成为青少年疯狂追捧的对象.本文以大众传播学、网络心理学、哲学、文化社会学、经济学的多维视角,深刻阐述当代青少年热衷追捧网络恶搞的原因,辩证思考网络恶搞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指出减少与控制网络恶搞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需要青少年自身与社会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杨春荣 《当代老年》2008,(2):F0003-F0003
我是一名退休干部,今年73岁。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2006年我从恩施引进了山葫芦,种在自家阳台上种植,2007年喜获丰收。我特意挑选了8个模样不错的葫芦,处理后精心在上面绘制了2008年奥运吉祥物——福娃,祝福奥运会能在我国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入手,以经济学的视角,透视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指出了大学生网络消费的风险所在,阐明了大学生网络消费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提出了对大学生网络消费引导及其风险调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府里自杀事件屡有发生的现象令人深思目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心理障碍、学习和就业压力大、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生理疾患以及媒体诱导和周边环境影响等,都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原因。高校学生自杀呈现出自杀因素的多元化、自杀过程的情绪化、自杀手段的极端化和自杀比率上升化等特征。高校学生的自杀现象对高校的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网络同居:大学生时尚新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同居作为网络文化的产物已成为当代部分大学生的潮流新宠,但作为一种情感游戏,网络同居似乎已超出了游戏的范畴。笔者通过相关调查,从大学生个体和群体层面入手,以心理学的视角透视大学生的网络同居行为,探讨网络同居对大学生心理的消极和积极影响,同时从个人、学校、社会等方面进行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6.
网络视频聊天深受当代大学生宠爱。然而,网络视频技术产生与应用的同时也滋生了网络时代的畸形产物——裸体聊天(简称裸聊),网络裸聊对大学生的道德伦理规范utg了巨大冲击。作为一种传播现象,裸聊的产生有其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哲学等原因。要控制裸聊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需要社会、学校与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从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入手,以经济学的视角,透视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指出了大学生网络消费的风险所在,阐明了大学生网络消费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提出了对大学生网络消费引导及其风险调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自杀现象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府里自杀事件屡有发生的现象令人深思目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心理障碍、学习和就业压力大、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生理疾患以及媒体诱导和周边环境影响等,都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原因。高校学生自杀呈现出自杀因素的多元化、自杀过程的情绪化、自杀手段的极端化和自杀比率上升化等特征。高校学生的自杀现象对高校的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升一般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创新人才的能力,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提升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笔者对毒物分析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教学内容上厚基础与强应用并重,教学方法上强调以案例为核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课程考核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比重,注重平时考核.实践表明,改革后,课堂气氛明显好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着眼新医科要求,秉持"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立足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药学专业在实际,基于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其与药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契合之处,以建构完善"通识基础+专业拓展+职业提升"的三阶段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科学创设教学情景,推进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让学习难起来,推动高阶性学习;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活起来,进行创新性教育;优化学习过程,让学生忙起来,提高课程挑战度;优化质量保障,让效果实起来,持续改进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