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早期的澳大利亚是英国殖民地,有较深的男权烙印,妇女的地位很低.一直以来,澳大利亚的女性作家们都迎着逆境坚持从事文学创作,借助自己的小说来阐述自己的经历和人生感悟.克里斯蒂娜·斯特德是澳洲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一位女性作家.她的代表作<仅仅为了爱>被普遍认为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作品中的女主角为了自由,为了独立,为了追求个性自我而历经坎坷.小说中的女主角的经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本文试图分析女主角的成长经历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其成长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强化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味的必由之路,如何开展好校本教研呢 ? 我们认为,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基础。新课程的实施呼唤教师群体智慧的凝结,而传统的教研组管理与建设出现了工作形式、竞争机制、反馈机制及校本研究等方面的一些缺陷和不足,无法满足广大教师尤其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  相似文献   
3.
信息传播对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性质演化、影响广泛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信息传播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传言”阶段——群体意识唤醒时期、“流言”阶段——群体意识形成时期、“谣言”阶段——群体应激行为时期等,其作用机理为媒介传播、群体关注、政府介入等相互推进与相互协作.同时,基于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和自组织性,提出预警、干预和评价等三种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的有效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4.
个性发展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要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本文在德育视阈下详细阐述了高校德育工作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提出"主动型"与"实践型"两种德育模式,强调高校应与时俱进,创新德育模式,重视个性发展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