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时代性的崭新课题,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在严复的发展观里,我们能找到与科学发展观的一些相通之处。因此,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再次领会严复发展观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丽  生江鸿 《现代交际》2013,(9):245-246
恰当的课堂导入是大学英语课堂成功的关键因素,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即将学习的内容做好准备。作者结合了实际教学经验,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的原则及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泸沽湖因其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而享有"中国西南的最后一片净土"、"人类母系文化最后的圣地"、"人类发展史上的活化石"等美誉。但是随着社会的巨大发展变迁,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以及历史原因造成当地封闭落后的生产生活状态,使泸沽湖的自然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安全正遭受日益严重的威胁,奇异的民俗风情文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对此必须构建泸沽湖地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实现泸沽湖区域生态环保、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耦合。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时代性的崭新课题,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在严复的发展观里,我们能找到与科学发展观的一些相通之处。因此,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再次领会严复发展观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以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6.
江鸿 《决策探索》2013,(23):10-10
近日,记者调查全国2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250个地级市的副市长数量。结果显示,尽管备市经济、人口规模存在巨大差异,但6到8名副市长几乎是“常态配置”。以副职膨胀为代表的政府机构人员臃肿,是一个老问题。  相似文献   
7.
利用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作为气体再燃燃料降低NOx的排放.选取了两种典型的空气气化和纯氧气化的煤制气作为再燃燃料,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探讨了再燃区温度、再燃区停留时间及再燃燃料比例等因素对降低NOx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煤制气的再燃脱硝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强,在高温时,煤制气的脱硝能力比较强;随着再燃区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加强;随着再燃量的增加而增强,在相同再燃量的情况下,两种煤制气的还原效果大约相差5%,差距不大.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广告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世界各地的联系愈加紧密,广告也彰显出了世界化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各地的文化差异,同样的广告在不同的地方所造成的结果却大不一样,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对文化背景的考虑程度不同所致。那么如何将文化背景与广告实现有机的结合呢?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要认清文化背景在广告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当地的主流价值观、日常生活习惯等方面出发,实现文化背景与广告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通过对柔性管理思想内涵及基本特征进行解读,从我国构建和谐校园目标入手,分别从社会、学校、教师及学生发展的需要考虑,进而得出建设和谐校园需要柔性管理思想的观点,并进一步探索柔性管理思想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0.
邵婧婷  江鸿 《学习与探索》2023,(12):129-136
为拓展我国产业政策组织效率提升问题研究,本文以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机制为研究主题,在提出“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机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围绕治理原则、组织结构、运行方式等维度分析了重大科技项目的最优治理模式。本研究认为,当前我国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效率提升的关键缺口在中观的项目治理层次。重大科技项目应在分类基础上采用匹配不同情境的项目治理原则,构建适应性的组织结构,明确各组织实体的角色和功能,并优化项目治理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