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官高食难俭     
当官当大了,吃吃喝喝的事情自然就会多起来。有时候,想节俭一点简直都难做到。难做到,当然不是做不到。历朝历代,大臣之中不尚奢华者,总能扒拉出几个来。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原来  相似文献   
2.
皇上吃请     
历朝历代的皇帝国王,不管是赵钱孙李,还是威廉亨利,逢到与臣民会餐这样的事儿,总是请客的时候多,吃请的时候少。说起皇上吃请,次数虽然不多,场面却着实不小,其中最甚者大约是隋炀帝。据史书记载,他出巡时,“每之一所,辄数道置顿,四海珍馐殊味,水陆必备焉,求市者无远不至。郡县官人,竞为献食,丰厚者进擢,疏俭者获罪”。  相似文献   
3.
汪朗 《社区》2012,(20):55-55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是中国过去的治家格言。粥与饭,据说最早都出自黄帝之手,他老人家一边“蒸谷为饭”,另一边“烹谷为粥”,好让后人餐桌上有干有稀。不过,这粥饭问世之后,其地位却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4.
官饭难吃     
汪朗 《领导文萃》2011,(15):123-125
世上什么饭最难吃?官饭——官场之饭。说官饭难吃,并非指其滋味不佳,尽管这是事实。清代负责为官员聚餐提供饮食的光禄寺之厨艺,曾有幸进入京城“十可笑”之列。有一文人陈耕石探望主管光禄寺的朋友时,考察过此处饭菜,并写下了一首《黄莺儿》:“蹄子小多毛。秤梗鳗,着腻烧。海参倔强蹄筋跳,鱼虾寿天,鸡鹅寿高。冬春米饭黄而糙。  相似文献   
5.
汪朗 《领导文萃》2014,(10):56-59
正"文革"前——第一次见江青《沙家浜》剧本改编之后,爸爸才和江青第一次见了面,这已经是1964年的冬天。爸爸第一次见江青是在中南海颐年堂。江青召见爸爸是她想搞一出新戏。当时小说《红岩》出版不久,在全国引起轰动。于是江青就想借用这个题材搞一个京剧《红岩》。  相似文献   
6.
老头儿之杂,起码有三:看杂书,写杂文,吃杂食。一我们家"老头儿"汪曾祺虽然被人戴上了"最后一个士大夫""学者文学的代表"之类的帽子,杂七杂八的东西也知道一些,但是很不成体系,有杂而无学。老头儿之杂,起码有三:看杂书,写杂文,吃杂食。  相似文献   
7.
吃喝帮闲     
中国历朝历代,各行各业,都有帮闲。吃喝上自然也不例外。 吃喝帮闲,是指那些并不在厨房忙活,只在餐桌左近转悠,靠着“唱念做打”,讨得主人欢心,混吃  相似文献   
8.
官饭难吃     
世上什么饭最难吃?官饭——官场之饭。说官饭难吃,并非指其滋味不佳,尽管这是事实。清代负责为官员聚餐提供饮食的光禄寺之厨艺,曾有幸进入京城十可笑之列。有一文人陈耕石探望主管光禄寺的朋友时,考察过此处饭菜,并写下了一首《黄莺儿》:蹄子小多毛。秤梗鳗,着腻烧。海参  相似文献   
9.
汪朗 《领导文萃》2006,(10):111-113
人们活着需要吃饭,然而吃饭却不仅仅是让人活着。中国古人已然认识到吃饭具有广泛功能。祭祖礼神,期友会亲,报上励下乃至安邦睦邻,往往都要好酒好肉地来上一顿,似乎只有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死死活活各色人等腹中涨饱嘴上流油,社会方可安定,天下才能太平。因此,中国改朝换代之事虽不少,但承办官饭的光禄寺之类的机构却要始终留存,碍难裁撤。既然吃饭并非仅仅为了活着,自然需要建章立制,以更好发挥其功效。其中有些属红头文件,载于各朝典章,更多的则是民间习俗,需要细细体察。弄不清其中名堂者,请人吃饭,往往砸锅。据《清代野记》记载,道光年间,…  相似文献   
10.
汪朗 《东西南北》2013,(22):29-29
中国筵席中,名气最大的大约就是满汉全席了。一是花样多,各种佳肴美点加在一起,多的有182种,少的也有64种,据说可以连吃三天不重样,二是出身好,据说源自清朝宫廷,皇上太后朝廷大员享用过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