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对包括国家在内的各类行为体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如何治理网络空间,在全球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是一个关系个人、社会、国家乃至全球是否能够获得良性发展环境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微妙的互动关系、掌握了优势资源的不同精英团体长期默契互动形成的游戏规则,以及复杂的法律规范体系,构成了导致"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产生的背景与根源。  相似文献   
3.
前言 技术进步与高速流动的全球资本正推动国际体系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特点之一,便是主权国家开始逐渐遭遇此前从未有过的特殊挑战。2010年1月,占据全球互联网市场60%以上份额的搜索引擎巨头谷歌宣布“不准备继续接受中国政府的网络内容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4.
2012年以来,网络安全问题在世界各地全面涌现,主权国家、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乃至普通个人都不能置身于外.理解全球化时代的网络安全,首先需要理解网络空间的特性;其次可以对比不同类别行为体的网络安全战略;最终则可提炼出若干适应时代需求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网络是人类社会20世纪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它几乎影响了人们在各个领域中的活动.网络对人类政治生活的影响至关重要,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网络政治形态.本文以“网上政治”与“网下政治”的互动作为研究视角,在比较分析的框架中,揭示了网络政治的独特的两面性与双重性.网络政治作为现实政治的补充者、替代者和重塑者,相应地表现为参与型政治、压力型政治与权力-资本结盟型政治三种形态.网络政治独特的运作机制并没有掩盖它与现实政治的关联,尽管它在诸多层面改变了传统政治的运行过程和关系模式,但在其颠倒机制和聚合机制的背后,存在着一种隐蔽的垄断机制和操控机制.认识网络政治的独特性及其形态,有助于中国从容应对网络政治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在全球范围推行军事反恐的同时,美国行政当局对其国家信息安全政策进行了重要的调整。在反恐战争的背景下,加强国家控制信息流动的能力,成为美国政府保障美国国家信息安全的首要选择。这一变化,改变了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政策制定过程中“开放”与“控制”之间的对比,以积极控制为主要特色的信息安全战略逐渐成形。为了获得更大的心理安全保障,公众愿意付出相当程度的通信自由作为代价。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政治精英已经开始重新思考是否值得以公民自由为代价来换取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7.
整群抽取1 194名大学生,通过双因子模型检验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的项目表述效应。结果表明,SCCS存在的项目表述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忽略项目表述效应,会高估SCCS的同质性系数,相对偏差达33%,低估SCCS与社会和个人取向自我价值感之间的相关,相对偏差均为44%。项目表述效应对SCCS的信效度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使用该量表时应考虑采用双因子模型进行分析,控制项目表述效应。  相似文献   
8.
维基解密网站新公布的"未经修改"的电文,将与美国外交有接触的中国"联系人"姓名和保护级别一道抖露在阳光下,在中国媒体和坊间引发了一轮关于"线人"和"米线"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9.
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自由战略是延续自冷战时期两大阵营之间的意识形态领域的颠覆、渗透游戏的网络翻版。撇开漂浮在表层的信息技术的泡沫,美国推进互联网自由,"帮助"网络活动分子,提供官方翻墙软件的目标,与当初设立自由欧洲广播电台、美国之音等从事颠覆性短波广播相比,并无本质区别。由此产生的挑战之一是,如何让中国确信,存在并采取旨在颠覆政权行动的美国,对中国是友好的?如何让中国接受游戏规则,即在信息空间保持这种状态,而在其它问题——比如维持美元稳定——中国有必要,甚至有"义务"保持对美国的"友好"状态?  相似文献   
10.
李希光:谁来满足大众的知情权 关注最近的<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的报道,它们实际上并不关心解密的内容,而是另外设置一些议题,巧妙地转移视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