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连续刚构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需经历长期复杂的过程及结构体系的转换,为保证成桥线形和结构受力满足设计要求,必须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对结构的线形和内力进行有效监测与控制。以西郊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Civil建立了全桥的数值分析模型,并构建了桥梁线形和应力监控体系,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锚下张拉控制应力、温度场变化、混凝土容重及收缩徐变为主要状态因素,施工中应加强对这些因素的控制。采用的监控手段确保了合龙口相对高差、桥梁轴线横向偏差、主梁变形及应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3.
基于长三角地区实地调查,分析了农户分化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受偿方式选择的影响路径,进一步探讨了财产价值认知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农户分化对宅基地退出意愿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财产价值认知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11.85%;(2)农户分化会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对城镇房屋置换补偿方式的选择,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一次性货币补偿选择,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7.05%和12.70%;(3)相比较于远郊区,近郊区农户分化对宅基地财产价值认知和退出意愿都更加强烈,两个区域农户在受偿方式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此,建议政府通过拓宽宅基地退出后农户的就业渠道、加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宣传以及制定多元化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等措施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9-2009国土资源年鉴的数据,对省级层面上土地财政的规模进行了详细分析。这期间各地区土地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的均值基本在0.18-0.38左右,各地区差异不太明显;而土地出让金相当于财政收入比重则从0.11-0.80不等,地区差距较大,土地抵押金与财政收入之比则是上海为最高(3.83),最低的为黑龙江(0.09),将各地土地财政占财政收入的比值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全国各地区土地财政大多数都处于中等程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有土地房屋征收规模日益增大,这必定会对被征收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目前的相关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大都集中于征收纠纷的性质、法律调整、对相关法规的解读、补偿标准确定和私有产权保护等方面,而忽视了安置.本文将满意度分析理论引入对房屋征收工作的评价,以A市为举办某大型公益活动而展开的房屋征收动迁工作为例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政策执行、安置房屋质量、新居住环境、补偿费用、居民抱怨等因素综合评判被征收人对房屋征收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抱怨行为与满意程度的关系.本文可为做好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工作的后续服务以及未来类似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住宅用地续期问题的处理,本质上是对现行国有经营性土地有偿出让制度的补充和完善.不管住宅用地续期问题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设计好计费基础和费率,以减少民众住房支出的负担以及合理进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为根本.稳定地方政府收入预期,从长期看还需要在国家、地方政府、开发商、居民之间确定一套系统的土地收益分配和共享体系,逐步减少地方政府对一次性出让土地收入的依赖,使地方政府获得有保障的财源,稳定土地收益预期.  相似文献   
7.
从公共资源管理角度看区域环境协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冠岑  牛星 《兰州学刊》2009,(12):100-102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区域环境问题,诸如跨区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成为重要的区域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极大地影响和抑制区域的协调发展。文章从公共资源管理角度指出区域环境问题实质上是环境利益主体无节制地使用环境资源导致环境资源被过度利用及其相关后果的问题,并借助对公共资源管理方式的分析,提出从法律手段、政府管理、市场、协作组织、生态补偿制度等方面构建区域环境协作机制,以便更好地管理环境资源和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构建“宜居社区”的规划理念,探讨宜居社区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价值冲突,并寻求解决这些价值冲突的有效途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目标之间存在价值冲突,将其归结为“3E”的平衡;构建宜居性/可持续性的棱镜,可以看出宜居社区和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六种价值冲突,阻碍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论:构建可持续社区规划,能够对两种价值目标下的各种价值冲突给予有效的分析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10.
以南通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年度变更数据为依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及土地利用程度指数三项指标,对研究区域1996-2004年间各类用地的动态演变情况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Markov模型,预测了规划期内南通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纵向上看:8年间全市的耕地数量减少最多,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最多,但是牧草地和交通用地的年变化率分别高于二者;(2)横向上看:市区各类用地的变化幅度都大于全市整体水平,海门、如皋和市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启东、海安的土地利用程度处于一般发展阶段;如东和通州的土地利用程度处于缓慢发展阶段;(3)预测结果显示2010年和2020年全市的耕地面积会减少6509公顷和19045公顷,显著高于各类建设用地的增加量,未利用地开发强度不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