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仁开  罗良忠 《城市》2008,(6):9-11
一、总结历史经验是进一步推进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出发点 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经过将近3年的探索和实践.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跨过了起步阶段.共计推进各类改革43项.新开展项目30项.涉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科技体制、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2.
企业如何选择多元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的一种发展战略,它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企业选择多元化战略之前,必须首先考察是否满足多元化的约束条件:企业资源与能力、行业技术特性、行业生命周期、市场增长率与企业竞争力、企业经营风险,还要注意适时、适度、方向合适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内外部因素会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对发展中国家的困境企业来说,破产退出只是次优选择,而最优选择是蜕变重生。企业蜕变是使企业的经济形体、实物形体、产品形态等发生一种革命性的、脱胎换骨的变化,从而进入一个崭新的成长空间而获得新生的过程。华润集团贸易业务趋于困境时的产业形态蜕变是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企业收缩性资本运营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 ,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通过混合兼并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少数企业则通过内部扩张的方式进行跨行业经营 ,但多数从事无关联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并未获得成功。因此 ,这些企业需要适当收缩 ,回归主业 ,强化核心业务。此外 ,收缩性资本运营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上市公司的经营以及非上市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宣告效应实证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宣告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样本公司剥离公告前后的一个交易日内以及剥离公告后的7个交易日内,分别有正的累积平均超常收益。这说明样本公司在剥离事件公告前后的短暂时间内,的确能够增加股东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企业“归核化”战略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归核化”战略的基本思想是剥离非核心业务、分化亏损资产 ,回归主业 ,保持适度的相关多元化。企业“归核化”的途径有两种 :收缩和扩张。收缩的方法主要有剥离、分立和股权切离 ;扩张性途径主要指在恢复企业核心业务和强化企业核心业务的基础上 ,通过创新、资源的重新组合、采用组织企业的新方法 ,使企业达到战略性主业回归  相似文献   
7.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兼并以来,我国除少数从事相关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外,多数从事无关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并未获得成功。因此,这些企业需要适当收缩,回归主业,强化核心业务。我国某些行业的国有企业,或者资产专用性不高,或者规模经济不显著,对其进行分离、分拆反而更好。因此,当前我国企业开展收缩性资本运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给出企业收缩性资本运营的定义,分析企业收缩性资本运营的内容,探讨并介绍剥离、分离、股权切离、定向股、股份回购、自愿清算这六种企业收缩性资本运营方法的含义、类型和动因。  相似文献   
9.
企业跨国经营的文化风险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不仅仅将市场局限于国内,而将目光投向了竞争更为激烈、更具挑战性的区域及国际范围。这种跨国经营的方式在实现全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同时,本身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文章对经营过程中的文化风险进行分析,并针对文化风险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结合笔者在法国学习期间参与的课题小组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硅谷小企业集群看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谷的发展经历了国防产品、集成电路、个人电脑、因特网四个阶段;研究型大学、风险投资、独特的文化、气候与生活质量、社会结构形成了硅谷小企业集群成长和发展的支撑体系;小企业集群使硅谷构成了网络型的产业体系和企业组织结构,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我国科技园区中小企业集群化程度偏低,推动企业集群化成长,将成为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