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社会学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1.
路立  藏留洋  于顺东  刘健 《城市》2010,(7):58-63
天津市在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的基础上,2007年首次确立了构建生态城市的目标,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以“三区”为主体,以海河生态廊道和滨海生态廊道为骨架,以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为重点,以主要河流、道路沿线绿色通道为脉络,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生态体系。相关部门和规划设计单位在市域生态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先后编制了《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天津市林业专项规划》、《天津中心城区及环外地区绿地系统规划》、《天津市水系框架性规划》、《天津滨海新区绿地系统规划》及各区县总体规划等。  相似文献   
2.
张良  路立  刘颖 《城市》2010,(12):43-46
近年来,生态城市已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作为协调环境与发展重要的公共政策,现有的规划编制体系面临着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定量深化不足、生态建设内容单调、编制方法与技术有待创新、实施效果不佳等问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际调控能力亟待提升。作为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之一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引人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推进其生态化转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路立  赵勇 《城市》2006,(6):64-66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规划环评)是规划层次上实施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衡量各种规划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与要求的工具,它可以促进规划的生态化,使之更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2003年9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从法律上确定了土地利用及区域、流域、海域综合性规划和工业、交通、城市建设等十类专门性规划、指导性规划需要开展规划环评(简称"EIA").作为规划工作者,可以感受到规划环评机制正逐步渗透到规划设计中并对规划编制产生影响.笔者参与了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的规划编制及规划环评工作,本文以此为例,对规划环评机制如何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颖  路立  张良 《城市》2011,(1):56-58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是对规划区土地特定用途适宜性的综合分析,通过考察和综合分析土地生态质量高低及其限制状况等,进行综合分类定级,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角度为城市的土地利用与规划管理提出建议,为空间管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路立  谭春蕾 《城市》2013,(1):49-53
一、前言自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以来,"低碳"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焦点,掀起了低碳城市建设热潮,截至2011年,已有259个城市把低碳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而现阶段,城乡规划在协调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上缺少低碳定量化分析和预测方法,笔者赞同"低碳生态是城市规划自身完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