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社会学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慈爱在心间     
邓克谋 《老年人》2010,(3):30-31
那是2006年的一个冬天,时令过了大寒,天气阴沉,冷风飕飕,细雨霏霏。一位年近百岁的老农,穿一件长外套,戴一顶鸭舌帽,两手插在袖筒里,站在大堤上,久久地凝望着远处的公路。这一天,我从长沙回老家看望父母,当车子驶入乡村公路,远远看到父亲正伫立在暮色苍茫中等候。  相似文献   
2.
与君话读书     
邓克谋 《老年人》2013,(3):48-49
一人创造了书,书卷记录了人类的历史。人的认识与探索,人的思想与情感,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都在书卷中反映出来,书是人类进步的有力见证;书是智慧的钥匙,向人们开启了未知世界的门扉;书是一艘航船,把人们从狭隘的地方载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书又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沿着阶梯攀登,伫立高高的山巅,视  相似文献   
3.
邓克谋 《老年人》2005,(2):50-51
八百里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中,有一个小岛远望如横黛,近看似青螺,临空俯视又像阴阳合抱的太极图。它,就是充满神话的君山。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赞曰:“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君山,古称湘山,又名洞庭山。关于它的来历,传说是一位叫麻姑的仙人,运用神力把昆仑山上的一块巨石吹落到了洞庭湖。唐代程贺的《君山》诗———“曾游方外见麻姑,说到君山此本无。云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说的就是这个神话。但据《湖广志》记载,君山真正的来历出自于山上的二妃墓。上古时舜帝(公元前2500年)南巡,死于…  相似文献   
4.
拜谒武侯祠     
邓克谋 《老年人》2014,(2):50-50
金菊吐艳,丹桂飘香,正是花重锦官城的时节,我随小女一家在成都小住。成都是蜀汉故都,我从小读《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形象在心中烙下深刻印象,来成都便想去拜谒武侯祠。  相似文献   
5.
母亲节到了,我更加怀念我的母亲。母亲去世一年多了。母亲在世时,我经常回乡下看望她老人家。每当临别时,她总要问我:"什么时节又回来呀?"自然,她还要千叮咛、万嘱咐":要穿暖和些,莫要熬夜。"母亲啊,如今儿我想去看您,您却永远离开我们了。天人相隔,相见只能在梦中。母爱如山。母亲对子女的  相似文献   
6.
乐当阅评员     
邓克谋 《老年人》2008,(5):25-25
退休,绝不是人生的终点,而只是人生旅途的一个驿站,一个转折点,一次新的选择。人生就在于不断的开始,开始属于活着的生命。我的开始,就是趁着身体尚好,做点有益于社会、有益于自己的力所能及的事。  相似文献   
7.
邓克谋 《老年人》2003,(8):41-41
春节刚过,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机关老干部一支部的同志就会聚在老干部活动室,开始了新年的第一次集中学习。与往常一样,大家争先恐后发言,畅谈学习体会,交流读书心得,尽管窗外春寒料峭,室内的气氛却十分热烈。老干部一支部,人称“老宣传”党支部,共有10名党员,大多数是离休干部。他们虽然从工作岗位退了下来,但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情从未减退。他们说,人老了,自然要注意身体健康,但更重要的是心灵健康、心智充实、心里明亮。学习是精神上的滋补,是永葆青春的良药。因此,他们对学习不仅高度自觉,而且注重方法,讲究效果。他们提倡以自学为主,集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