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5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将翻译提到科学的高度加以描述,可以说比传统理论前进了一步。但是如果因此而否认了翻译的艺术性,就无法阐明翻译中的许多问题。翻译的艺术性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形式表现、异质同构和艺术冲动。  相似文献   
2.
邓笛 《新少年》2013,(Z1):32-33
一天,一位叫苏珊的老人给孙女讲自己的故事。老人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她写的《反对阐释》、《疾病的隐喻》、《火山情人》等作品曾经进入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深受读者欢迎。孙女被她努力奋斗的经历深深吸引住了。"奶奶,您是不是很早就知道自己能成为  相似文献   
3.
对门     
张先生和李先生同一年大学毕业,分配在同一所高校任教,后来又同一年结婚,住同一幢楼的门对门。 张先生很少与人交往,除了给学生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是闭门读书,舞文弄墨。他也做些家务活儿,这当然主要是为了松弛一下神经,调剂一下头脑。总之,张先生喜欢读书撰文,乐在其中。而李先生则不同,他好热闹,总是有空和别人凑在一起闲聊,或说说笑笑消磨时光,或吃吃喝喝称兄道弟,或四人一组以牌会友。李先生喜欢这种高朋满座的生活。 但是张太太和李太太对自己的丈夫都有些不满。 这不,张太太正数落起她的丈夫——  相似文献   
4.
杰克·坎菲尔德是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一次他谈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时,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与他的女儿有关:有一次,他和妻子、女儿一起出去吃饭.  相似文献   
5.
邓笛 《社区》2008,(14):26-26
驾车经过一条车辆稀少的乡间公路时,我看到路边有一块招牌,上面写着“新鲜的柠檬水”几个字。我停下车子,顺着招牌指示的方向走过去,以为会见到一个加油站或者饮料店,但是我看到的是一幢典型的乡村住宅。一位老人坐在门前,看到我走过来,便迎上前,给我搬了一把椅子,倒了一杯柠檬水。这里远离尘嚣,安逸宁静,视野开阔,除了玉米地、天空和夕阳,别的什么也没有,  相似文献   
6.
代号     
邓笛 《东西南北》2008,(4):52-52
这世界上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这几年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幽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一次学术会议上,我遇到了得州肿瘤研究中心的玛尔医生。她提到自己的一个患者,他最初的化验结果明明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癌,但这人只经过一个化疗周期,病情就得到了控制。而且此后每次复诊  相似文献   
7.
她中年丧夫,带着三个孩子,嫁给了另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已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于是她就成了继母。尽管她开朗、慈善、勤劳,包揽了一切家务活儿,但那两个孩子还是对她充满敌意,不予认可,尤其是那个小名叫阿贝的男孩更是调皮捣蛋,惹是生非。 有一回,她自己动手将家里用涂料粉刷了一遍。但没过几天,她就发现雪白的天花板上居然有一圈脚  相似文献   
8.
动物论房子     
邓笛 《女性天地》2011,(5):50-50
乌龟:不要忌妒哥,你们只看到我这座大别墅的洋气,哪知道我当个"房奴"负重的艰难。蜗牛:得了吧,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好歹你住着洋房,辛苦点还有想头。想想我,仅供了个小户型,就被套了一辈子,抬不起头,直不起腰,连走路都没劲。贝壳:不要迷恋哥,哥有如此庞大的家业,不过是因为"×二代"而已。不过话说回来,这房子大了也很麻烦,遭人妒忌,流言蜚语多,拖累!  相似文献   
9.
我与卡罗斯     
“我有一个想法”卡罗斯对我说,“为什么不让我成为你的经纪人?我会让你成为全校最酷、最漂亮、最引人注目的女孩。”“听上去你真像一个吹牛皮的商人。”我说。“这个头衔虽然是贬义,但我的理想的确与之大同小异。我要做化平凡为伟大、化普通为神奇的人。”于是,卡罗斯就成了我的经纪人。我第一次见到卡罗斯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他会影响我的生活。那天我怀抱一堆书进教室,却不料与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撞了一下。低头一看,竟  相似文献   
10.
邓笛 《新少年》2012,(9):18-20
在我上小学的那会儿,我所在的那个班实在糟糕透了。事实上,全校的人都知道我们这个班不好弄,30个人尽是些调皮捣蛋的家伙。五年来,我们30个人已经结成了令人生畏的集体,无人能"离间"。这也就使得我们一年比一年愚蠢,一年比一年嚣张,一年比一年让人头疼,直到六年级的时候巴拉康比老师接管了我们班。巴拉康比老师是从别的学校新调来的,我们暂时还没有摸到她的底细。我们只能从她的外貌上揣测她是怎样一个人。她大概四十岁左右,高个儿,宽肩膀,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