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方今冬时,商品经济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广度冲击着中国人的心。人心、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都暴露无遗;所谓异化现象就更突出了,不少人成了商品、金钱、地位、虚名的奴隶。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问题,已迫切而严峻地摆到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建设现代精神文明?事实上,每当历史处在大转折的时代,这个问题总是要提出来的,那些时代的人们总是要思考如何建设其时代的“现代精神文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空前的巨变。旧的价值观已经崩溃,即所谓Y崩乐坏”,而新的价值观尚未建立、各…  相似文献   
2.
<正> 丰富的情感是人类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了丰富的情感,才有可能产生探讨它的理论。早在两千四、五百年以前,孔子的情感理论与情感教育思想就已相当可观了,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中华民族意识发展的水平。一孔子有关情感的基本理论1.孔子言论中的情感类型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按基本表现形态,大致可分为激情、心境和热情三大类;按社会性内容,大致可分为道德感、理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如何整合知识论和价值论,从而建构新的哲学体系,是整个世界哲学的根本任务.从中国哲学方面来看,在原有价值论的基础上发展出具有现代特色的知识论,是有识之士的努力方向,而牟宗三的"三统并建"、"内圣开出新外王"之说就是一个范例.但时至今日,中国哲学界并没有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其根源恐怕在于没有在更高的层面上处理好知识论和价值论的关系.本文所建构的形而上学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道体、性体和心体.道体是一个超越的和绝对的本体世界,由值、气和理三种基本元素构成.值是"价值元",乃价值的存有、意义的存有;气是"质料元",乃质料的存有,为物质世界的本原;理是"形式元",乃理则与知识的存有,包含值理和气理两类.三者的特性各有不同:值是至真、至善、至美的,或者说是纯真、纯善、纯美的;气本身虽然无所谓真、善、美或假、恶、丑,但又包含着导致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可能性;虽然理本身也无所谓真、善、美或假、恶、丑,却包含着真、善、美和假、恶、丑之理则.  相似文献   
4.
<正> 一位西方学者曾经指出:“许多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正是在经历了长久的现代化阵痛和难产后,才逐渐意识到:国民的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构成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人的现代化》第3—4页)那么,我们在致力子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国民的心理和精神”是否也“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意识之中,形成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呢?回答是肯定的。因此,探讨一下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进行一次传统意识的革命,会有助于促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相关性也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证实。文中研究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分析了赣州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从现状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自然自发的东西……人们常说孔子重'名教',老庄重'自然'."①所以,儒家的核心价值,也体现在对基本人伦关系的安排上.  相似文献   
7.
大学办学特色,随着本科教育评估的开展成为热门话题,文中通过把已有办学特色的概述分成经验论、风格论、特征论、层次论四类,综合观照提出大学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在学校各个层面(物化层、行为层、理念层)都表现出来的,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区别于其他大学并被社会认可的、独特的、稳定的个性风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大学办学特色的独特性、优质性、稳定性、发展性、导向性五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如何整合知识论和价值论,从而建构新的哲学体系,是整个世界哲学的根本任务.从中国哲学方面来看,在原有价值论的基础上发展出具有现代特色的知识论,是有识之士的努力方向,而牟宗三的"三统并建"、"内圣开出新外王"之说就是一个范例.但时至今日,中国哲学界并没有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其根源恐怕在于没有在更高的层面上处理好知识论和价值论的关系.本文所建构的形而上学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道体、性体和心体.道体是一个超越的和绝对的本体世界,由值、气和理三种基本元素构成.值是"价值元",乃价值的存有、意义的存有;气是"质料元",乃质料的存有,为物质世界的本原;理是"形式元",乃理则与知识的存有,包含值理和气理两类.三者的特性各有不同:值是至真、至善、至美的,或者说是纯真、纯善、纯美的;气本身虽然无所谓真、善、美或假、恶、丑,但又包含着导致真、善、关和假、恶、丑的可能性;虽然理本身也无所谓真、善、美或假、恶、丑,却包含着真、善、美和假、恶、丑之理则.  相似文献   
9.
作者曾著文指出,《易传》大致由两部分组成:一为形成于《易经》之后、孔子之前的早期《易传》;一为孔子易说。本文即站在这种观点的立场上评述和探讨了以下三种较有影响的观点:其一,唐代以前形成的认为《易传》作于孔子的传统观点;其二,宋人欧阳修以来认为《易传》是一部成书于战国以后、与孔子无直接关系的儒家经典的观点;其三;近年来陈鼓应先生提出的认为《易传》不但成书于战国以后,而且是一部道家系统作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正> 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子就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世之学乎”;近人梁启超更进一步揭露道:“寖假而孔子变为董江都、何邵公矣,寖假而孔子变为马季长、郑康成矣,寖假而孔子变为韩退之、欧阳永叔矣,寖假而孔子变为程伊川、朱晦庵矣,寖假而孔子变为陆象山、王阳明矣,寖假而孔子变为顾亭林、戴东原矣”;时贤也多确信,历史上存在真孔子与假孔子。诚然,孔子死后,其形象一变再变,几至面目全非,这实在是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怎样区分真孔子与假孔子,前人和当今学术界已下过不少功夫,作过不少努力,成果斐然。因而,本文无意在这方面再费笔墨,而对在这个历史表象的背后所隐藏的东西,即导致孔子形象这样嬗变不居的因素、机制和根源,更感兴趣。无疑,揭开这个文化之谜,对研究孔子思想、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至少,对进一步探讨真孔子与假孔子,会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