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200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方面的系统工程。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心理等方面对精神文明系统工程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理论探讨,是摆在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的基础上,本刊编辑部和我校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邀请校内部分同志就一些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一分析教育哲学乃是一种“元教育哲学”,它运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对教育的概念、命题以及问题加以澄清,以便使我们的教育活动更有意义,更富成效。因此,与永恒主义、要素主义等表述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义”不同,它本身并不是某种“主义”,而是一种研究教育的方法。分析教育哲学与分析哲学有“血缘”的关系。分析哲学以“清思”为宗旨,“在反对形而上学的口号下,否定研究思维和存在关系等问题的传统哲学,认为哲学的唯一任务就是对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社会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表明,道德认识的提高是道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所谓提高道德认识,就是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使受教育者理解和接受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并根据这些原则来评价、鉴别别人和自己的道德品质。这里既包括对作为客体的道德原则、行为规范和别人言行的认识,又包括对主体自身的认识,这两个方面虽然有着内在的联系,但它们之间还存在着重要的差别。因此,不断提高受教育者认识自己、准确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用“道德”的方法养成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不同的实践活动各有其不同的本质或特性.这是由活动的对象决定的.学校道德教育也不例外.学校道德教育是否有效.取决于这种活动是否符合"道德"的特性.道德没有高、低层次的区分,没有"道德底线".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应该定位于"道德",而不是无休止的"更道德".道德生活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道德教育要符合个人生存、生活实践的需要.道德的发生、发展离不开生活.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真正的道德是自觉的、自律的,也是自足的.  相似文献   
5.
“未来主义”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在西方出现的以“未来”为研究定向的一门学问,主旨在于劝诫人们为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冲击而提早作好生理或心理方面的准备,因而,“未来主义”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与教育问题密切关联。这就导致了人们就目前教育如何适应未来作出某种哲学的思考,从而发展成为未来主义教育哲学。在对许多问题的认识上,未来主义教育家们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甚至对于“未来”的表述,也是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下列几种,即:“未来主义”、“未来研究”、“预言”、“预测”或“设计”等等。尽管如此,未来主义在确定预期的具体目标,以及如何为这一目标作相应准备方面却是共同的。一般说来,未来主义者要求人们去凭借既有的经验与知识,结合新的科学来想象、预测未来的社会远景,并据此来控制和规划目前活动的变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