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分析了《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现状,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特点,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强调计算机图形学算法的“学”和“练”,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行的算法演示与训练平台.通过该平台,学生既能直观地观察图形的显示和生成过程,从而充分地理解其原理,还训练与培养了学生图形软件的设计能力.实践证明,在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同时,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陆玲 《职业》2012,(27):104
每个学生在内心深处都希望受教育,能从师获益,能进行自我教育,并与人格平等的求知识获智慧的人进行富于爱心的交流。然而,在当下的教育环境条件下,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往往过分维护自身的尊严与权威,从而泯灭学生的个性以及想自由表达和平等交流的愿望。为了还原教育本来的面目,我们应该对教育负起责任,不让它  相似文献   
3.
关于提高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正逐步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在这契机中民办高校也得以蓬勃发展。但是规模的扩张与质量的提高并未同步,民办高校面临严峻的考验,质量成为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文章阐述教学质量的内涵,分析影响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主要是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影响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具有积极探索 ,勇于开拓的取向和精神状态 ,能够发现问题 ,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 ,并努力探索蕴涵其中的基本规律 ,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 ,其创新教育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组织和营造自然、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创新的基础。2 .注重培养、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使之能流畅、变通和独创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灵活机动 ,及时变通 ,当解决问题的某一思路受阻时 ,应能迅速地转换到另一思路上去 ,要注意克服…  相似文献   
5.
重庆一名24岁男子,边上厕所边玩手机,一待就是半个小时,最后瘫倒在厕所。如今虽命保住,但却成了植物人,不能说话,无法动弹,完全丧失交流和生活能力。医生称,很可能是缺氧后晕倒,倒地时脑部受撞击所致。大多数人边玩手机边上厕所对于很多人来说,卫生间是"书报间"。以前人们喜欢在厕所看书看报,智能手机出现后很多人便坐在马桶上浏览微信微博,不看完不离开马桶。调查发现,82%的智能手机用户在上厕所时玩手机,而且排便平均时间比不玩手机的人长3.5分钟。调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形势下高等计算机教育面临的挑战,一般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差异而多元化,文章提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对策,重点在教学方法、课堂互动、实验教学、考核手段等方面的培养过程进行了探讨,探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现代人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网络社会”的到来。网络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同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那么,如何面对这一形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网络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探讨的问题。一、网络社会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教授认为,互联网既是一种新的认识工具、认识武器,又是一种新的交流工具,还是一种新的生产力。体现在:第一,网络是一种更具有感染…  相似文献   
8.
陆玲芭 《老年世界》2007,(21):28-31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溘然长逝。中共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安放毛主席遗体,供群众瞻仰。31年光阴倏然而逝,水晶棺中依旧栩栩如生的主席遗容,让前来缅怀的群众心生景仰之情。然而,科研人员研制水晶棺的曲折历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9.
康少军  陆玲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12):143-144,156
师德修养是教师必备素质,师德建设不仅事关学生成长,而且对社会发展也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新世纪以来,人们对教师指责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师德方面:教师价值取向功利化、工作态度情绪化、言传身教随意化。陶行知终身从教,爱满天下,以爱心施教,学高身正精神无疑是解决目前师德问题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