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人力资本的产权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学分析一国经济发展以及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是一个在概念运用上蕴含很多歧见、在实践导向上显露许多政策差别的名词。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各类企业竞相进行调整与改革的时候,廓清这一基本概念不仅是理论研究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涉及到制定相关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笔者认为,产权经济学为我们分析人力资本的本质特征及属性提供了一个良好模式:一、人力资本的本质特征在于产权关系综观不同经济学家在人力资本概念使用上的分歧,大致可分为两类意见。一种观点认为,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在本质上是一…  相似文献   
2.
马庆栋 《职业时空》2005,(10):48-49
从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论述的核心连续两年都是三农问题。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而实现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和必由之路。从我国乡镇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职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然来临的时候,面对入世后实力悬殊的国际竞争格局和竞争激烈的国内买方市场,提高职工素质、加强员工培训已是乡镇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培养目标的定位和细化是制订培养方案、培育专业特色的首要前提。培养目标细化的关键是解析专业素质能力要求,对之进行性质上的归纳和层次上的区分。在由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和个性修养三者构成的多层面专业素质能力体系中,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处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4.
5.
全面正确地分析评价乡镇企业的“首次创业”是乡镇企业应对入世挑战、搞好二次创业的基础。乡镇企业在首次创业中取得的成就是特定时空条件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归结为”灵活的经营机制”,其向“二次创业”的飞跃,要经历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庆栋 《阴山学刊》2004,17(1):103-105
历史方法应成为乡镇企业研究中的重要方法。运用历史方法研究乡镇企业,主要应考察它在各个阶段的经济成因、发展态势、成分构成、素质状况、地域分布、结构布局等情况。把历史方法渗透贯穿于其它研究方法之中,互相结合共同使用,才能在实际研究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同,但在组织操作层面尚缺乏一致认可的成熟"范式"。笔者曾对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人民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进行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在本职教学岗位上也进行过较长时间的实践,希望能在比较不同院校具体做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焦点问题进行规律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产权改革是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核心。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并不存在“模糊”问题,不加分析地滥讲“明晰”产权,既会引起思想混乱,也会导致一股了之的简单做法。乡镇集体企业种种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原有的双层委托——代理模式的产权安排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经济环境,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进行产权调整,通过“构筑所有者主体”、“合理分配股权”、“实行股份制与合作制相结合”等措施,探寻建立乡村集体所有制的最佳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