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社会学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1.
十年改革期间,经济学界积极探讨改革理论,设计改革方案,为改革期间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由于学科性质的关系,经济学家更倾向于关心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经济效率的提高,而较少关注社会各阶层群众在改革引起的利益关系变动中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以及上层建筑中各种非经济因素对经济改革的影响,使得改革后期许多累积的社会矛盾得不到有序的释放,导致了社会危机的产生。这说明,在指导改革的理论中,应引入社会学,尤其是需要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社会学。现在是在我国建立经济社会学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
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概念工具和理论体系研究经济问题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它和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规定和制约着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期望通过对经济社会学产生的条件、两种经济学对经济社会学发展的不同影响以及我国经济学的发展是否为经济社会学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等若干问题的探讨,从学科外部来回顾和展望我国经济社会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如何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近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如何全面地、深层次地认识和把握两种经济机制的实质、结构、功能及运行原理。作为一种尝试,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引入政治、意识形态等一系列和经济运行有密切关系,而又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因素,对改革前的中国经济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以期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拾遗补缺,提供新的视角和观察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