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7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19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7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18篇
丛书文集   612篇
理论方法论   196篇
综合类   1347篇
社会学   374篇
统计学   26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organizations construct and manage risk objects as a duality of harm–benefit within their normal operations. It moves beyond the existing focus on accidents, disasters and crisis. We study the risk‐transfer processes of 35 insurers where they navigate the tension of retaining risk in their insurance portfolio to increase the benefit of making profit and transferring risk to reinsurance to reduce the harm of paying claims. We show that organizations’ constructions of risk are underpinned by everyday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centralizing, calculating and diversifying. Through variation in these practices, not all organizations seek balance and we in turn uncover the sensemaking processes of abstracting and localizing that enable organizations to prioritize harm or benefit. This contributes to the risk literature by illuminating the co‐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sk sensemaking processes and everyday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 Following the complex linkages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isk objects as sources of harm–benefit, our analysis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dualities. It shows that while immediate trade‐offs between harm–benefit occur, prioritizing one element of the duality is ultimately a means for attaining the other. Thus, while initial imbalance is evident, prioritization can be an enabling approach to navigating duality.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地区的传播,历经了从边缘走向中心、从隐蔽走向公开,进而发展为常态化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诉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在场体现,也深度契合了新疆地区各族人民的迫切需求。面对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话语、文本和媒介等现实问题,党和政府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以建构话语路径、翻译出版经典著作以建构文本路径、完善本土大众传媒以建构媒介路径等来化解问题,从而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奠定了思想与理论基础,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地区的组织建设,也推进了本土传播媒介的发展与提升,更为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传播的理论探究提供了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3.
4.
5.
储层岩石矿物成分是酸压改造效果影响因素之一。研究认为,在储层岩石矿物成分中易溶物的含量及分布方式决定了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大小,易溶蚀物的含量越多,岩石溶蚀速率越快。室内测试了不同溶蚀速率下的灰岩和白云岩的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研究了岩石溶蚀速率、易溶蚀物含量对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对酸压工艺设计方案提出了指导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石溶蚀速率与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增加倍比存在抛物线关系,易溶蚀物占30%40% 时酸蚀裂缝导流能力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讨论了带反馈的腔內电光调制激光系统功率输出的分叉和混沌行为,得到了输出功率随控制参数变化的分叉图,和一些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991-2004年绍兴市实现的GDP与占用贷款变动关系的统计分析,指出贷款产出效率持续走低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了贷款产出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管理数据处理方法,把公司管理上的数据看成一个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利用小渡函数将该时间序列分解到不同的频率通道上,然后将分解后的信号当作近似的平稳时间序列,用一些传统的统计方法进行预测,同时对中国足球彩票若干期的销售量数据进行了处理和预测,并将结果与实际销量以及用传统的AR模型的预测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詹姆士的意识流理论不仅是其彻底经验主义的基础,而且在心理学和文艺领域都具有重要影响,应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旅游教育产生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