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相对于小型企业来说,大中型企业在市场份额和单位数比重方面持续下滑的趋势相当明显。根据施蒂格勒的“适存论”,相对于“大中型”来说,“小型”似乎成了当前市场上更有效的规模形态。这一现象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逻辑?通过构建中国制造业2003--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验证信息化对于提升“小型”这种规模形态之有效性的正面影响,以及生产成本和协调成本在信息化与企业规模有效性之间的中介作用。以期为本土制造业更加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机遇构建核心竞争优势、实现新的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妇女发展水平全方位提升,经济活动参与权达到历史新高度。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职业性别隔离程度也不断加剧,阻碍女性晋升的“玻璃天花板”现象比比皆是,性别薪酬差距持续拉大,传统性别角色观依然在许多领域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下中国就业领域的性别平等依然任重道远,而数字化进程并未使上述问题得以自行缓解。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性别平等具有“双刃剑”作用,在数字化直接创造出大量适合女性就业创业岗位的同时,数字经济部门本身的职业性别隔离现象却日益严峻,两性之间的数字技能鸿沟不断深化,技术替代人力凸显了女性就业脆弱性,组织结构扁平化加固了“玻璃天花板”,而且性别歧视甚至内隐于数字技术之中,成为一种自带歧视意味的数字秩序。总体而言,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无论是行业间的横向性别隔离程度,还是行业内的纵向性别隔离程度,都呈现加剧趋势。在发展过程中涌现的新问题,仍须依靠“发展”本身来解决。从长远来看,在促进性别平等和向女性赋权方面,数字变革拥有无限潜能。未来仍须加快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平等保护政策体系,完善促进就业性别平等的法律体系,营造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生态,大力发展性别平等化的数字教育,...  相似文献   
3.
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基本测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构造了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指标体系评价了目前粤、苏、浙、鲁、京五省市的产业结构高度,评价结果显示,体现都市型工业特征的北京地区达到了最高的工业产业结构高度,江苏、广东的工业产业结构高度次之,其差距主要体现在产业间结构高度以及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能力。山东、浙江的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较低,其升级重点应分别在于产业链结构高度和产业间结构高度,另外两省尤需尽快提升产业结构升级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4.
产业竞争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伦蕊 《学术论坛》2005,(10):78-82
文章在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学术界关于产业竞争力内涵、来源及实证测评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黄乃文  伦蕊 《学术研究》2004,(9):143-145
广东经济增长已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其未来经济走势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是广东乃至全国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2 0 0 4年 3月 13日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学科点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广东未来经济走势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高水平专题座谈会。座谈会由暨南大学  相似文献   
6.
伦蕊  郭宏 《中州学刊》2023,(1):44-51
数字科技发展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具有“双刃剑”作用。数字科技助力更多微观经济主体融入全球价值链,推动全球价值链衍生新节点,化解长价值链条所面临的控制难题,破解成本与风险约束,消弭信息鸿沟,从而推动全球价值链进一步细化分工、深度延展。但数字科技也表现出逆全球化特性,加速制造环节回流发达国家本土,简化工序流程,导致全球价值链表现出短链化、区域化、扁平化等特征。在上述因素的合力作用下,未来全球价值链将表现出以下重构趋势:产业回流引发纵向收缩,区域合作导致横向延展;“数字产业化”推动数字产业价值链延展,“产业数字化”引发传统产业价值链收缩;企业总部在物理空间内集聚,离岸业务在数字空间内扩散;“链主”企业实施的聚焦、进取或权变战略,是推动不同价值链展现出差异化重构走向的微观基础。有鉴于此,中国须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建,提升数字产业发展能级,打造数字化链群生态圈层,加快构建以中国为主导、凸显中国数字优势的区域价值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