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统计学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应用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并基于30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从省际角度对1997~2006年我国货币政策的整体效应和省际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处于较低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小于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力: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省际影响差异,各省际单位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我国货币政策短期内对内陆经济水平较低省份的影响力较大,中期内对沿海或靠近沿海地带省份有较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富集,经济发展环境容量巨大,然而由于生产力发展程度低下,资源转换能力薄弱,在建国后的工业大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使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特殊的矛盾和困难。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治理推动下,西部的环境保护工作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的今天,我们应该继续运用可持续发展思维,探索在开发西部过程中,如何切实有效的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从而实现西部开发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初衷。  相似文献   
3.
关于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假设.有已称得上古典的"农民民族主义说","土地革命说"、批判以上观点说、国民政府腐败说等等,不过,以上诸多论述几乎无一触及到国共两党的党基结构.笔者在文中通过对两党机体构建的形成过程与基本态势的适度对比分析,试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共产党代表了中国历史前进的方向,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本质决定了二者在基层党制方面的巨大反差,是日后双方结局截然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试论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双面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中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与奋发图强的精神始终鞭策、鼓励着我们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但大生产运动本身给当地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同样值得我们认真反思、认真总结。好的精神,我们应该继承,但过分地崇拜精神、迷信精神,与实际情况相脱离、尤其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尽相符合的做法,恐怕也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