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政府推动型城市化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撤县设区”改革的政策实验,使用一种纯数据推动的合成控制评估思路,分析了政府推动型城市化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政府推动型城市化,在大多数地区发挥了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和援助作用,但是短期内未能带来人口的实质性城市化;②在影响渠道上,这一城市化进程增强了县域财政的收支能力,同时强化了辖区政府在公共服务事务上的支出,进而发挥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本文的研究也表明,在政府推动型高速城市化背景下,需要警惕假性城市化及延缓县域经济发展的双重隐患,过快或干预过多的城市化模式也可能会损害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一个政府规模传导和作用于社会生产效率的理论机制模型,并基于中国1997—2010年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支出规模在增进社会生产效率中的实际效应,并对其最优膨胀速度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均衡和最优化条件下,政府规模的增长将能够正向地促进社会生产的效率改进;中国政府规模的膨胀由于超过了其最优增长速度,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生产的效率改进;在增进社会生产效率目标下,政府支出规模占GDP比重在年份间保持一种大致稳定规模是最优和有效的。文章政策含义在于,政府规模增长应保持在一个合理、渐进的路径上,盲目、非渐进的政府规模膨胀势必导致生产效率损失。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政府收支规模增长速度大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其可持续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需要引起社会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