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统计学   1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当前物质生产部门企业会计核算的口径、范围都不能适应计算国民收入的需要。我国五大物质生产部门有多种经济成份,又分为不少归口系统(以工业为例,按行业分,有机械工业、纺织工  相似文献   
2.
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核算的数据来源均取自会计核算。而当前我国各部门的会计核算,一般局限于反映本单位的资金来源、运用和周转及其体现的经济关系和形成的经营成果,仅仅为本单位的经营管理提供数据,属于微观经济的核算。无论是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报表的设计、会计事项的处理和会计帐户的记载,都不能满足统计核算的需要,会统两家之间无形之中存在着一条“天堑”。  相似文献   
3.
工业增加值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不仅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指标只有在企业管理中显示其独到的作用,才能赢得企业领导的重视,统计工作也才能获得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5.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今后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诚然,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任务是艰巨的,但如何衡量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实现了根本性转变,也并非是轻而易举的,这是当前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粗放型和集约型的概念问题要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需要统一什么是粗放型、什么是集约型的认识。当前在工业生产上对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6.
企业统计如何正确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当前加强企业统计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认为,当前企业统计在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方面,需要配套完善以下统计指标体系。一、完善反映整体经济效益的指标为了反映整个企业经济增长方式是否体现了效益型,笔者建议采用三个综合性的经济效益指标。  相似文献   
7.
以往,人们总认为会计、统计、业务这三种核算各有特征,各司其职。随着整个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发展,实现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相结合越来越显得迫切,对此,我谈一些粗略见解和实践体会,供探讨。客观需要国务院有关文件提出:要在继续做好社会总产值、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我国实现今后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市场的基本单位和经营主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精髓,归根到底体现在这些主体是否从速度型转向效益型。如何正确反映企业增长方式是否根本转变,财政部规定的一套《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仍有其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此应该肯定,但笔者认为这套指标(以下简称《新的评价指标》)还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此提出拙见。一、一些指标富有新意1、这套评价指标改变了以往几十年一直局限于实现利税来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实现今后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的精髓,就是要从目前的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铺新摊子,靠“外延”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即速度型),转变为挖掘现有企业生产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发挥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从而提高企业微观经济效益,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来加速经济增长的方式(效益型)。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市场的基本单位和经营主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否…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人们对“市场竞争”几乎是一致交口赞扬。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通过市场竞争,才能促使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努力争取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时间差”,从而形成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和巨大扩张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益,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调整发展,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与此同时,人们对“重复建设”无不同声责备,经常痛斥“重复建设”恶果:造成生产力闲置,设备利用率降低,使一些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过剩产品充斥市场,企业发生亏损甚至面临关停的严峻局面,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