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本留学工作了近10 年,每天得接触电视、新 闻,像离不开空气一样地与日 本人相处,耳濡目染久而久之 也开始对日本人的政治生活与政治态度有了理解,在我的头脑中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即日本政界有一个“西高东低”现象;日本的政治家比较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税务部门人员素质与结构配置的效率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比较作出客观的评价。分析表明,中国税务部门人员数量庞大、年龄结构老龄化、文化程度及专业素质不高、配置结构不合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税务部门人员及结构配置的低效率,造成税收成本过高,而税收征管效率较低。国际上许多税务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以改善中国税务部门人力资源质量及其结构配置低效率状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21世纪初期中日两国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市场的开拓等方面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在这些领域有广阔的协作空间,中日两国应抓住机遇,密切协作,谋求共同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4.
论日本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城市集聚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作为“世界工厂”,保持着持续高速成长的势头。2001年加入WTO以后,中国以缩小农村和城市差距为目标,开始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并且可以预见性的看到,在促进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发展服务经济化。中国和日本在国土的疆域、历史的长短以及社会制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多的不同。但是,中国发展的动向,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动向却又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关注经济社会的一般倾向性,从产业结构和城市集聚力的观点出发,阐述日本的经济发展。期望能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日本经济复苏的艰难性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几次短暂回升后又陷入负增长的泥潭。受近期全球性经济低迷的影响,日本经济复苏停滞,经济形势日趋严峻,通货紧缩势头未见,失业率持续上升。究其原因,主要有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财政政策失误、货币政策失效、宏观调控能力弱化、日元升值冲击和产业结构升级滞后。考虑到经济复苏的动力不足,上述经济障碍不可能迅速消除,日本经济复苏在短期内不会出现奇迹。  相似文献   
6.
姜铭  雷仲敏 《城市》2015,(3):28-33
2011年1月,国务院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将蓝色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抢抓蓝色经济发展机遇,突出发挥青岛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龙头带动作用,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西海岸经济新区。2012年3月,《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发布,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建设一个新区核心区、六大经济功能区。2012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山东省政府决定调整青岛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原黄岛区和胶南市,设立新的黄岛区,这为西海岸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奠定了基础。2014年6月,西海岸新区正式获批为第九大国家级新区。为有效推进西海岸新区的开发建设,笔者将总结新区区划调整后取得的成就,分析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有效推进新区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先行先试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前瞻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前言 “纳西族与古代羌族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纳西族是作为游牧民的古代羌族南下的一支,定居、从事农耕生产后转化而成的。”关于纳西族起源的问题,由于方国瑜、李霖灿、J·F·Rock等学者引用取材范围很广的各种“证据”进行了论证后已经成了论定。《中国少数民族》、《云南少数民族》、《纳西族简史》等书也采纳了这个说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公司财务风险的综合评价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能够较好地处理多因素、模糊性及主观判断等问题。对定量指标的处理则引入模糊数学的方法,从而实现定性与定量的结合。通过模型指标的计算得出其值域变化范围,判断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在某一时期所处的状态,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进行财务风险的预警。  相似文献   
9.
税收收入的最优增幅被定义为应与GDP增幅相适应,即宏观税负应保持在一定水平上而避免大幅度波动。但近年来的实践和统计反映出地税增幅放缓、税源萎缩,保持与GDP同步增长的难度加大。本文首先分析了北京市地税(考虑到说明问题的需要和数据源的准确性,我们以北京市为例)的宏观税负并预测下一年度的地税收入,然后从实践角度说明了北京地方税收的发展趋向,并从理论上论证地税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防止北京地税萎缩过于猛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在世界各国研究如何打击偷逃税的文章、著作不少,在认真总结国内经验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借鉴国外的经验,提高我国的税收征管和打击偷逃税能力.我们在本文中着重介绍了日本打击偷逃税的经验,是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日本的税收环境与中国有诸多相似之处,中国容易理解与接受;二是日本市场经济的发展比中国要早许多年,在反偷逃税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值得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