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孔子最早阐释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之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有相关零散的论述,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尔·郎格朗正式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让人们开始从整个人生的角度来探讨教育。文章从时间的持续性、空间的开放性与内容的广泛性三个维度对孔子的终身教育思想加以整理论述,并结合借鉴法国教育家郎格朗制度化与结构化的终身教育思想,总结出现代终身教育的内涵,以期为完善现代终身教育的制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重要工具,但由于二者调控目标、手段与功能的差异而具有各自的局限性,但同时也形成一定互补性,因此,我们应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和调控目标采取不同的政策组合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累了宏观调控的丰富经验,调控艺术日趋成熟,但全球性金融危机无疑向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调整期间,我们首先应理顺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关系,从制度上保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内在传导机制的通畅,然后在目标导向下优化选择二者的组合效应方式,既要注意防止总体经济的大起大落,又要保证调控的动态性与市场化取向,只有发挥优化组合拳效应才能顺利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走出经济调整困境.实现保增长目标.  相似文献   
3.
4.
在改革开放后 ,民间资本市场在我国农村广泛发展起来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运用弗莱对M -S初始化模型的图示阐述和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来解释民间资本市场利率高且稳定的现象 ,提出完善民间资本市场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折射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财政理论的演变史折射经济社会制度的变迁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国家财政论,强调财政是凭借国家权威,通过强制性、固定性与无偿性的手段参与分配,以实现国家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孕育的公共财政论以社会契约理论为基础,其核心是政府通过合理限度的财政活动来调控经济,以达到纠正市场失灵,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目的;新时期社会转型与经济转轨阶段,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错位与失衡,则呼唤"人本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民生财政走上历史前台,它顺应时代与社会,必将承担起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而护航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用事业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的垄断性、外部性、公益与营利的双重性需要政府的监管。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公用事业价格完全由政府管制,基本不受供求关系和成本变动的影响,以背离价值的低价来提供产品和服务,因而被视作福利事业,企业因不具备剩余索取权,缺乏有效激励与竞争压力,导致城市公用事业建设滞后、服务质量差、财政补贴沉重。近年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对城市公用事业实行以成本为基础的市场化定价制度,意欲实现对企业的经营激励,但事实证明,过度的市场化必然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市场化定价需要企业接受政府监管,而政府监管必须要有市场化取向意识,只有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确保既达到企业激励效率的发挥,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双赢格局。  相似文献   
7.
现有PPI和CPI间价格传导关系文献均局限于均值意义上的格兰杰因果性讨论,文章借鉴Hafner和Herwartz提出二阶矩意义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构建Wald形式的统计量,重新对CPI和PPI不确定性传导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PPI和CPI是相互传导的,并且CPI到PPI方向的不确定性传导是主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