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统计学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一、十年价格改革的回顾10年来,我国的价格改革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以调为主的前期(1979~1984年);二是调放结合的后期(1985~1988年)。第一个阶段,国家以有计划地理顺价格为主,主要进行了6次较大规模的价格调整。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副产品、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等基础工业产品的价格。这一阶段物价总水平基本上是低幅上升。第二个阶段,国家开始侧重于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采取以有计划地调整价格和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放开价格同时并举的措施,迈出了三次较大的步伐。继放开小商品价格之后,国家先后放开了部分轻纺工业品  相似文献   
2.
价格体系改革促进了生产和市场机制的发展,搞活了商品流通,但也带来了市场物价大幅度上涨的后果,加重了居民的心理负担,削弱了其经济承受能力.物价上涨现已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和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亟需解决的主要矛盾.请看下列事实:  相似文献   
3.
一、市场物价走势及其特点 (一)市场零售物价大幅度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涨幅逐月回落。1989年上半年全国城乡市场零售物价总水平比1988年同期上涨25.5%。其中,城镇上涨25.3%,农村上涨25.6%.分月来看,随着去年涨价商品的翘尾影响逐步减弱,零售物价总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的上涨幅度,1月为27%,2月为27.9%,3月为26.3%,4月为25.8%,5月为24.3%,6月为21.5%左右。预计下半年各月物价的涨幅将进一步缩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