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从制度基础、政策前提、原始动力、精神动力诸方面论述了其变化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
王夫之主张将天道的客观性与人的主体性统一起来,而《周易》也正因为能够体现此种理念,得以成为他构建其天道观的理论依据。在论及五行时,他一方面清除了前人以“五行”学说对《周易》的附会,对该学说所表征的世界图式持否定态度;另一方面又根据“乾坤并建”的易学原则改造了传统“五行”学说,凸显了其作为价值本源的意义,为儒家的道德学说提供了形上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外人士从中国与世界相联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更加公正合理,并给予高度赞赏。海外人士从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视域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认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等三个方面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并给予充分肯定。了解海外人士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认知对于多维度把握百年党史具有重要镜鉴和启发意义。把中国视角和全球视野结合起来进行辩证评析,有利于更加全面地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更好地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4.
粮食涨价是一个长期的必然趋势,我国制粉企业通过压低原材料价格降低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且随着我国《劳动法》的实施,其人力成本又必然上升,制粉企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倚重于第三利润源泉——物流。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对当前粮食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粮食加工转化与粮食现代物流协调发展的思路。并在此背景下对制粉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制粉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方法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在“大国小农”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农情下,以小农户为研究主体,研讨了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应用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对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数字经济在农业领域中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第二,从数字经济的广覆盖宏观视角过渡到数字技术应用的微观视角,却发现以互联网使用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够促进现代要素的投入及扩散,助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采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利用多种模型展开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第三,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技术应用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会因资源禀赋的现存差异呈现不同。影响机制表明,数字技术应用能够经由城乡融合、积极老龄化两条路径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间接影响。第四,进一步拓展发现,数字技术应用可以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增收缩距”,从而为扎实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现实依据。本研究结论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供了新视角,对后续政策制定具有相对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学化之路的必然要求,凸显人文关怀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区别。准确把握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才能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坚持把人文关怀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末,在当前改革进入利益深度调整期的情况下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匹配CFPS2018年数据库中的受访者外貌评分,选取颜值指标并将其与微观数据匹配,利用Stata工具实证研究颜值对个人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颜值对个人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颜值对女性的影响程度大于男性,但是颜值对于具有大学教育背景的受访者而言,作用并未增强。利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偏误后,颜值对个人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结论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颜值可以通过增强社会信任和提高互联网使用频率促进个人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8.
9.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中高度重视中国精神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中的作用,并提出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根”和“魂”的重要论断。弄清楚这一论断的内涵,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伦理型文化”独特优势,构筑中国精神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完成现代转型的内在需要。梁漱溟先生基于对“文化即生活”的主张,以解构传统文化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化为路线,深入中华民族的生活样法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长短缺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并提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了解他的文化思想对我们深入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促进“伦理型文化”与中国精神的契合共生,促进民族复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农业伦理学,距今已有20余年。从研究现状来看,我国学术界在农业伦理学兴起的条件、农业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对象、方法、思想资源的挖掘和原则构建以及农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伦理关切等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业已取得许多优秀成果。下一步,需要在深掘马克思主义农业伦理思想,聚焦农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树立农业伦理学的学科自觉意识等方面入手,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