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中,“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使得绿色金融促进经济绿色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为进一步考察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建立了一个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框架并进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一方面考察绿色金融的合理规模和政策干预的合理边界,另一方面验证绿色金融、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认为,银行更看重厂商抵押品和现有产出水平的贷款评估模式会造成对环保厂商技术进步潜能的忽视和信贷资源的错配,为解决错配问题的政府干预存在政策锚不明确的问题,所以有绿色金融非理性扩张的可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支持技术进步在绿色金融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且绿色金融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理论上存在绿色金融规模的最优值,而该最优值约为36.03%。虽然大多数省份和全国水平仍低于最优值,但存在部分省份超出的情况,绿色金融非理性扩张已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债务(高杠杆)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我国经济还面临着结构失衡和增速放缓的局面。债务和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倒逼对两者内在联系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显示,债务通过在生产效率不同的经济参与者之间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本积累和产出增加,社会福利进而提高。在强制性偿还的条件下,生产均衡条件决定了债务的上限,但在非强制性偿还的条件下,“不太紧”债务上限和生产均衡条件共同决定债务上限。数值模拟显示,债务资本比和资本存量之间呈现出稳健的正U型关系。目前我国33.9%的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资本比水平高于数值模拟下的最优水平,所以政策导向上应坚持去杠杆,但资源错配或资源配置无效率问题需重视。  相似文献   
3.
袁圆  戚逸康 《统计研究》2019,36(2):38-49
本文采用股票指数数据,通过BEKK—GJR—GARCH模型考察了地产板块和整体股市之间的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考察了在金融危机发生的特定时间窗口下,两者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此外,本文在引入表征危机事件和地产调控冲击的虚拟变量之后,考察了冲击对地产板块和整体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本文的实证模型考虑了非对称性因素并采用广义误差分布(GED)处理“厚尾”问题,是对现有研究范式的有益探索。本文的实证结果认为,地产板块和整体股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均值溢出效应的存在不甚稳健,但两种溢出效应都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地产板块对整体股市的波动溢出持续性很小,但冲击会加剧波动,反之整体股市对地产板块的则具备持续性,冲击更强烈。波动溢出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股灾期间存在变化,尤其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直接冲击作用都更弱了,可能由两市场联结减弱导致,但非对称性依旧突出。引入表征事件冲击的虚拟变量后,估计结果能够显示出危机和地产调控对于地产板块和整体股市的波动性存在明确影响:直接来看,2010年的房市调控影响幅度最大,超过2015年股灾和2008年金融危机,这一点值得房市调控政策制定者注意;间接来看,六次事件中的五次均对地产板块和整体股市之间的相关性有影响,普遍性很高,由此,风险监管层有必要关注不同冲击下股市内部相关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构建VECM模型,从长期视角,分析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货币供应和财政支出与杠杆率的长期相关性。VECM模型分析显示,两组协整方程的存在性显示出杠杆率和资本积累之间存在正相关长期均衡关系,而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正相关性,该结论支持投资扩张渠道的存在性,即杠杆率上升通过增加资本积累进而刺激产出提高;财政支出与杠杆率表现出长期正相关,而货币供给与杠杆率则为长期负相关。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显示:一单位正向杠杆率冲击对资本积累和经济产出的影响都是永久性的,长期内为正向,这同样符合投资扩张渠道的存在性;一单位正向货币供给冲击对杠杆率有正向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衰减,在第八期之后几近衰减至零;一单位正向财政支出冲击对杠杆率有负向影响,但第二期后转为正向,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