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统计学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D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简称,即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增加人类知识以及知识创造新应用的系统性活动。R&D投入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活动规模和科技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型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2007年,我区各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用能单位的节能工作,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措施,强化政府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督管理,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下降,但是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长较快的势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宁夏在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存在的人口问题还很多,人口形势十分严峻,不容乐观。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总人口增长快、人口出生率高、文盲比重高、人口密度高、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大等。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妥善解决,就会影响今后10年宁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应引起各级党政领导和广  相似文献   
4.
农业普查是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用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服务单位、农村住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非农村住户、行政村和乡镇进行全面调查登记。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普查制度,我国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1996年我国曾成功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为国家全面了解农村、农业、农民的基本状况和基础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将进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圆满完成这次农业普查任务,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各环节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现将宁夏“八五”期间的人口发展形势,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以及控制人口增长的对策分述如下:一、人口形势十分严峻据户口登记机关统计,“七五”期末,宁夏总人口已达到465.7万人,同“七五”初的414.6万人相比,五年间共增加51.1万  相似文献   
6.
西部开发中的人口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 0 0年初 ,中国政府宣布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 ,加强对西部人口问题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控制人口增长是西部开发的基础 ,西部大开发不需要伴随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长 ,相反要有效控制人口增长 ,要提高人口素质和调整人口结构 ;开发人口资源 ,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力资源可以改变自然资源 ,促进资本形成 ,推动技术创新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西部大开发的目标。西部开发 ,不是盲目、无序、短期和掠夺式的开发 ,选择的目的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 ,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1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了新世纪前十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在自治区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和密切配合下,2002年“两纲”规划实施顺利。全区“两纲”监测统计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农”工作,统筹城乡和谐发展,营造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环境,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对农业补贴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补助保障机制,加上农业生产气候条件适宜等因素的支持和推动,使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恰逢新农村建设开局之际,认真做好普查工作,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15日-26日,我参加了由中央组织部主办、宁夏区党委组织部承办的第31期中国赴新加坡经济管理高级研究班。学习考察的主要内容是新加坡的宏观经济调控。接受了7个专题讲座:新加坡政府组织结构和执政理念;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转型策略;新加坡宏观经济基础;新加坡工业化过程;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人民行动党执政经验和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