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17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正>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社会转变时期,从总体讲,大学生洋溢着进取、锐意创新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但是,在这些和谐音符之外,也能听到不和谐的音调。市场经济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经济,“人对物的依赖”是市场经济社会的本质特征。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人与物”的关系,货  相似文献   
3.
<正> 严格说来,师范文化建设是属于校园文化大范畴的,它就必须具备有关校园文化的特征,性质、功能等,我们理解校园文化,可以从广义、狭义两方面来着手。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指学校的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与管理制度,全校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浓烈持久的  相似文献   
4.
大众设计的审美意识和设计需求是培育优秀设计的土壤,是发展工业设计的社会基础。发达国家的工业设计发展史表明,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大力提高大众设计的审美意识,为工业设计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国色"的流行,表明中国人思想和人性的进一步解放,是国民设计意识提升的标志。中国发展工业设计的人文社会环境开始成熟,社会各界应积极培育、正确引导大众的设计审美意识,迎接中国设计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5.
从探索艺术设计的源头入手,追求设计责任意识的向度培养,阐述着多元文化格局的互相渗透,使眼底观照的对象和心中契悟的真意流露于笔端,使个人的文化印记、个人的思考实践得到了深刻的映射和本质的显扬。培养学生设计责任意识,现已成为艺术设计专业需要认真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杨克 《社会工作》2009,(13):28-30
青年期社会化是人一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是青年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使个人从"有机体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青年聋哑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他们极容易出现社会化障碍,影响社会化进程和正常的内化行为,容易引发越轨行为,  相似文献   
7.
创意能力主要表现在获取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独立提出见解能力和创新能力五个方面,本文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意层次为主要探讨对象,通过对其内涵的言诠和教学祈向,提出培养学生创意层次的客观性和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半个世纪前,上海的姜老太领养了丈夫弟弟邱易的儿子邱刚,供其上学,送其参军,含辛茹苦培养成人。不料,2006年的一场车祸夺去了邱刚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魏燮均以一种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的诗书"语言",醒豁开启着自身的内心感受。他立足自我"寄情其中",强调自身的艺术思想和审美祁向,自觉或不自觉地祭起了"地域性"文化诉说的旗幡。  相似文献   
10.
云南经济发展战略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例如,从政治地理角度出发看问题,云南毗临缅甸、老挝、越南,与东南亚国家在历史上、经济上、民族关系上联系密切。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外资和技术,需要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又如,从生态平衡角度看,云南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发展商品经济有很大的自然潜力。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再有,我省有着各种自然资源的优势,可以转变为经济优势,但又受到交通不便和人才缺乏的劣势的影响,制约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