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破产分配中的顺位设计关系着具体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可能和程度。破产分配中顺位法定原则是法律的必然选择 ,它保证了破产制度中公平受偿权的实现。然而 ,我国法律规定的顺位 ,使一般破产债权人失去了参加破产程序的兴趣 ,影响了破产法功能的发挥。通过对现行顺位设计的完善 ,保证有担保债权的优先地位 ,限制职工工资和劳保费用的优先受偿 ,取消税收的优先权 ,规定特殊情况下债权及劣后债权的处理 ,是顺应市场经济对破产法要求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局部理性市场的预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一个发育不完善、组织效率较低的商品或资本市场中,不同的市场主体拥有不同信息并产生预期模式的差异,由于交易者之间的信息屏障在短期内无法有效消除,导致预期的异质化长期存在并使市场仅具有局部理性.局部理性市场价格的稳定性取决于理性投机与非理性交易行为的力量对比,而不成熟市场经常显现的过度波动性则往往是理性投机处于弱势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4.
析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具有自身的特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设计缺陷;在正确的法律理念指导下,通过采取设立专营公司经营,优化保费确立程序,避免赔偿原则冲突,规定直接请求权,实现责任体系化,扩展受益人范围,完备救济基金立法等对策,可以有效促进该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经济高速增长市县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史晋川汪炜李翔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开放度、市场化程度提高,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在取得总体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经济增长态势的变化,即由计划制约下的各市县相对平衡发展逐渐向不平衡...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本国的网络空间治理,新加坡就是一例。尽管新加坡《网络安全战略》的发布晚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但其网络空间治理的实践早就在国内展开,并随着多种行为体的加入最终形成了本国的网络空间治理模式。新加坡充分发挥了政府、互联网企业、科研院校、技术社群、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等主体的力量,为建设"智慧国家"提供更好的网络空间安全保障。从网络空间治理的趋势来看,中国可以从新加坡的治理模式当中吸收有益经验,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协调作用,在多个角度发力,从而保障中国网络空间的秩序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近代以来由启蒙所带来的各种悖论问题进行了重新反思,并对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福柯、德里达等哲学家的相关思想进行了梳理、比照和批判性的检讨,指出其各自得失,提出在伦理实践的层面上寻求走出启蒙困境的道路,从而避免对启蒙进行二元论解释.文章试图以卢梭晚年的思想和生活为例来重新理解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审慎"的"实践智慧",用以发掘我们这个时代的"启蒙"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其含义是“建设-营运-移交”。该融资方式的实质是国家以授予特许权的方式,赋予特定项目的融资方在特定期限内的独家收益权。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和基础行业的重要性愈发明显,政府为解决该类设施和行业所需的资金和减少债务负担,不得不考虑将原先由政府直接投资的部分项目转为民营,正是在这种环境下,BOT融资方式在八十年代中期应运而生,并以其特有的生命力蓬勃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行业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并达预期目的,必须突破该“瓶颈”制约。而有效解决资金不足和现实需要的矛盾则成为关键。因此研究BOT融资方式,引导资金流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汪炜 《理论界》2008,(8):87-88
黑格尔的辩证法遭到人们误解的地方正是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方。本文从著名的、也可以说是整个黑格尔哲学之导论与先声的《精神现象学》序言入手,着重于分析其中的“直接性”概念,对黑格尔的辩证法给出新的诠释和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首先不单纯是一种思维方式或哲学方法,而且就是实在事物本身的原初结构,具有存在论的意义。然而,黑格尔的辩证法也不是一种教条化的三一式结构,或所谓的否定辩证法,更是一种直接性。黑格尔的辩证法虽然大大超越了笛卡尔传统和主体形而上学,然而却又以某种方式回归这一传统。本文的后半部分即试图以当代哲学的思想视阈对黑格尔辩证法及其真理观的这一缺陷做出新的阐释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