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近20年中国和其他几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宏观数据,比较分析了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周期特征,发现中国经济波动要比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更平稳,中国虽然为新兴市场,但并不具有新兴市场经济周期的典型性.文章通过构建一个随机增长模型,较好的拟合出墨西哥和中国的经济周期特征.同时,技术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表明中国不但在当期产出和投资的响应程度要弱于墨西哥,其趋近于稳态的速度也显著慢于墨西哥.  相似文献   
2.
2010年以来,大多数人感知到的是价格上涨已从食品领域不断蔓延到其他商品和行业,从房租的持续性上涨,到棉花、服装、被褥的上涨,再到成品油、水、电、气等的上涨,不论生产成品还是生产要素等中间产品都在上涨。  相似文献   
3.
作为能源需求大国、世界工厂和开放经济体,中国受到输入型通胀的影响。本文从实证和理论两方面,系统分析输入型通胀的经济和政策影响。来自SVAR的证据显示,进口价格冲击表现为一个典型的负向供给冲击,推高通胀同时抑制经济活动。进口价格冲击对PPI的影响远强于对CPI的影响,同时引起货币政策的紧缩性响应。反事实分析表明,货币政策的紧缩性响应主要源于进口价格冲击的直接效应,同时放大了进口价格冲击的负面影响。接着论文构建和估计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开放经济模型。模型引入多种进口品和盯住进口通胀的货币政策。估计结果显示,进口价格加成冲击解释了大部分时期的PPI变化,但对CPI的解释效力有限。模型拟合脉冲响应与实证结果基本一致。CPI和PPI的价格分化主要源于组成效应,而与整体进口占比的关系不大。输入型通胀向CPI的传导不畅主要源于衰退效应弱化了国内边际成本的上涨。最优货币政策分析表明,当受到进口价格冲击影响时,放任输入型通胀、忽视稳增长和政策的持续性都会带来更低的福利水平,央行需要更加积极的应对输入型通胀,以此降低PPI和投资受到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金融系统性风险严重影响着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而金融系统本身的顺周期性则扩大了这种风险的可能.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以微观审慎监管为主的金融监管方法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控和预防无能为力,在金融微观审慎监管已无法从全局上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局面下,迫切需要金融宏观层面的监管以弥补微观监管的漏洞.金融宏观审慎监管除了要体现逆周期性外,其管理方法、操作工具乃至政策配合都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物价上涨已经成为眼下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继2010年11月份全国CPI突破5%,创下28个月以来新高后,12月份CPI出现小幅回落,同比上涨4.6%,全年CPI同比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最为显著,达到7.2%,同时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6%.据调查,2010年第4季度居民对物价满意度创下了自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7.
祝梓翔等 《统计研究》2018,35(11):26-41
传统趋势周期分解方法存在理论基础不符实际、缺少数据生成过程等问题,相较而言,UC模型具有一定优势。论文采用贝叶斯方法和中国宏观季度数据,估计了多个UC模型以分解产出的趋势和周期。研究发现:(1) 断点期在2008Q1的无约束UC模型为最优模型;(2) 趋势新息波动大于周期新息波动,两者高度负相关;(3) 趋势增长率发生了结构性下降;(4) 经济下行源于趋势下行而非周期下行。论文的基本结论在双变量模型、其它数据、其它经典单变量方法下依然成立。论文为宏观调控和“供给侧”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