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文章以落实科学发展现为目标层,在准则层中设立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3个指教,选定51个基本指标构建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实现指标权重的确定;并在德尔斐法的基础上对各具体指标权重赋值进行了演算.  相似文献   
2.
胡忠俊 《创新》2021,15(2):29-38
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劳动形态、劳动客体和社会关系的虚拟化进程,劳动从现实的劳动转变为虚拟的劳动.劳动虚拟性主要体现为劳动手段的"数字化"、劳动场景的"网络化"、劳动工具的"智能化"和劳动指向的"创造化".虚拟劳动产生的内在动因在于劳动主体自身特定的需求满足,虚拟劳动产生的外在条件是科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信息时代虚拟劳动的具体形式包括科技研发劳动、信息化管理劳动和虚拟资本的投资劳动.虚拟劳动的特征表现为生产性、交互性、价值性和创造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在劳动虚拟化过程中要防范劳动关系的矛盾与对立冲突;防止虚拟资本通过投资活动控制实体产业进而剥削剩余价值;预防劳动者的身心发展片面化、畸形化,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对外开放度度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从单一的外贸依存度测量到多指标体系、多变量回归,贸易开放度的度量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毋庸置疑,这些方法都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伴随跨国公司的强大发展势头,国际直接投资成为部分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因而一国对外开放度的测度也势必会有所变化。本文以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三个方面对对外开放度加以度量,结合国内外现有对外开放度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基于客观赋权法基础上的指标体系。为从实证的角度验证该指标体系,本文以我国为例,统计分析了我国1999—2006年的对外开放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