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文章利用我国1993~2009年间29个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政府对我国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发现政府对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总体为负。进一步以东、中、西部分别建立面板模型,发现政府对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为正,中部为负;政府对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总体上来说会经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对东中部的影响会逐步降低,对西部地区会逐渐增加。因此,应改革我国政府绩效评价机制、政府支出机制、政府收入机制等,对不同地区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劳动报酬比例。  相似文献   
2.
范慧 《经营管理者》2009,(13):103-103
我国引进股权激励本意是为了把高管的利益与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借此调动公司高管的积极性,但是一旦股权价值的巨额利益出现,就会出现大量高管辞职套现。本文通过分析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提出对股权激励的约束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的需要历来是社会福利制度设计的基础与核心。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转移引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类需要发生转变,带动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在原则和路径上的双重创新。社会福利制度应在"高度、适度、精度与梯度"四维一体创新原则指导下,通过创新福利资本支出机制、福利供给结构、社会福利立法、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等路径来合力解决当前福利服务覆盖率低、福利资源缺位、保障机制不健全和福利供给断裂等现实问题,促进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协调共生并最终建成发展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4.
胡乔木、周扬是上世纪中国政坛和文坛上的活跃领导人,他们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他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对我们今天运用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秩序·效率·公平·人权论邓小平理论的法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理理论重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治国家,邓小平虽没有直接阐述法价值体系,但邓选还是意蕴着对法价值体系的终极关怀秩序是法价值的基础,效率是法价值的中介手段,公平是法价值的目的,人权是法价值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范慧 《社区》2016,(18):28-29
红莲中里社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中南位置,东起莲花河,匿至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南与红莲南里社区接壤,北与红莲北里社区为邻。辖区面积0.8平方公里,现有居民楼42栋,86个楼门,7600户居民,近2万人,是西城区目前规模最大的社区。  相似文献   
8.
西方发达国家在控制收入分配差距方面的政策各有异同,这与各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政治力量对比、制度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是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在制定控制收入分配差距政策时,应考虑以上因素,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策体系,从而实现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生态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学者们发现中国的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识,并试图从儒家文化中发掘生态启示。因此,儒家生态哲学的研究不断升温,学术成果日益增多。一、国际上对儒家生态哲学的研究国际上对儒家生态哲学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华裔学者和美国有关中国哲学、历史学研究的学者中。杜维明较早提出了"超越启蒙心态"的问题,认为应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金则代替自私自利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的时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6年南京年会致力于推动构建一个全方位和全要素的社会工作体系.参会代表围绕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建设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经验与反思、社会工作在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的地位、社会政策、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研究等主题进行了研讨.描绘了新时期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