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首先提出了汇率变动与企业出口行为的3个理论假说。文章进一步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会导致企业出口价格下降,出口数量减少,且该效应因企业生产率和产品在多产品企业中地位的提高而显著增强;生存分析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有助于延长核心产品的出口持续期,但却缩短了非核心产品的出口持续期;此外,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缩小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范围,并且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的集中度,即人民币升值使企业更集中出口核心产品,加速了企业出口产品之间的优胜劣汰,长远来讲有益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人才的跨国外流,究竟是促进了本国的人力资本积累,还是导致了本国人力资本的净损失?回答该问题,对中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实施合理的人才开放政策以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开放经济框架内,将人才外流引入人力资本积累的内生决定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人才外流与本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使用世界上60个国家和地区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估计。实证结果表明:人才外流与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呈倒“U”型关系,但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线性负相关;人才外流对本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受到本国技能劳动占比和其所生产产品替代弹性的影响。进一步鼓励和合理引导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国际流动对提升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构建企业研发生产函数并引入海归智力增益因素,考察中国金融市场对海归创办新企业引致的技术扩散效应的影响。对中国1997-2008年30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在促进外资研发及海归创业引致的技术扩散方面作用显著。首先,金融市场发展在达到一定水平并且融资效率相对较高时,海归选择由外资企业流出建立新企业的可能性也较高,从而会放大外资研发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其次,货币市场通过新建企业的人员流动效应对技术进步的拉动作用显著,而信贷和股票市场的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在量化制造业行业内企业间出口退税率差异化和对生产率进行动态分解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出口退税率差异化对制造业行业资源误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退税率差异化是导致中国制造业资源误置的重要原因,并且在考虑了不同资源误置衡量方法等因素后,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表明,出口退税率差异化对中国制造业资源误置的影响,因行业要素密集度、行业出口退税强度、所在地区以及行业加工贸易比例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进一步的渠道检验显示,相比于进入效应和退出效应,企业间效应是出口退税率差异化影响行业资源再配置效应的主要途径.上述结论意味着,逐步取消制造业行业出口退税率的差异,对于缓解我国出口部门内部的资源误置、实现出口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两个角度分析生态文学从遮蔽到浮现的诞生与命名过程,可以看出生态文学这一概念所具有的独特品格。从历史上溯源,具有生态文学内蕴的文学作品早在18世纪中期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诞生了。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里,生态文学处于被遮蔽的状态。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深层生态运动所带来的新哲学观渗透进了文学领域,1980年代中国生态文学创作出现,1990年代中国生态文学批评运动兴起。  相似文献   
6.
朱敏  许家云 《东岳论丛》2012,33(1):163-168
外资企业人才外流建立新企业是FDI研发溢出的重要渠道,而新企业的建立势必涉及到融资等金融市场因素.本文利用Difference GMM和System GMM方法,以中国1999 - 2008年地区面板数据为样本,将金融因素分解为货币、信贷和股票三个市场,对金融市场基于外资企业人才外流创办新企业的研发溢出效应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在促进外资企业人才外流进而引起技术扩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货币市场通过新建企业的人员流动效应对技术进步有积极影响,而信贷和股票市场没有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构建企业创新生产函数并引入国际人力资本流动因素,对中印两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并重点考察了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技术创新主要来自高研发投入和以FDI技术溢出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扩散,而印度则更多地依赖国际人力资本流动引致的技术创新、内需及制度方面的政府支持,以FDI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扩散对其技术创新作用甚微。印度在国际人力资本流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比中国更具优势,中国技术创新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印度依靠人才国际化推动创新的模式相比潜力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