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学校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面临着保守与创新的选择,但在近代化之前,高等学校远离社会而固守自己的象牙塔之时,这种选择的艰难性并不突出。当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所面临的选择就变得十分艰难。因此,正确处理好保守与创新的关系,是当代高等学校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高等学校正处在这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政产学研用合作"是一个涉及诸多部门和社会关系的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复杂性已经达到仅仅依靠政府或某个机构不能简单协调的程度,因此只有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才能协调和规范这个合作过程。正是因为其涉及部门和社会关系的多方面性,其法律渊源也因此变得十分丰富和复杂。只有厘清促进"政产学研用合作"的法律渊源,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政产学研用合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选取美国哈佛大学"外国文化领域"通识课程《中国日常文化与生活》与国内某大学"历史文化领域"通识课程《美国历史与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了这两门通识课程在教学设计方面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提出改进我国大学"历史文化领域"通识课程教学设计的建议:聘请外籍教师合作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毅力;加大对多学科综合的通识课程的开发;调整相关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改进相关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及考核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地发展 ,必须正确认清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缺乏有个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官僚僵化 ,浮躁的学术氛围等。这些问题看似平淡细微 ,但却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必须引起重视 ,并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关于教育政策创新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政府作为全国教育惟一的管理者 ,制定着教育领域里大大小小的政策。客观地说 ,这种政策制定的模式也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教育主体的变化 ,仅仅依靠政府单一的创制模式 ,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教育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6.
我国学校的解制问题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许多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方面,如学校的性质、学校的地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等。这就需要根据现实要求实行解制,使学校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高校学术伦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拿大高等学校内部学术伦理机制及其运行过程,对于规范我国高校学术行为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建立我国高等学校学术规范的对策应该是:建立学术规范审查机构;切实推进学校与教师的合同签约制度;加强科研项目申报、评审和科研工作的跟踪监督,提高科研申报和立项工作的透明度;加大对违背学术伦理行为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促进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地发展,必须正确认清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有个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官僚僵化,浮躁的学术氛围等。这些问题看似平淡细微,但却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健全的教育政策运行流程,对于适时调整与完善以往的教育政策并赋予政策以切合时代的新精神、新内容及新的运作方式,使教育政策自身保持应有的生命力,从而提高教育政策的运行效率,促使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在教育政策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和深刻性的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构建一个系统的、相对稳定的、操作性强的公共教育政策体系,是国家教育政策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使教育政策保持应有生命力的关键,也是教育事业发展对教育政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