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造纸厂的辨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办的第一家机器造纸厂,已经出版的近代经济史论著,一般都称1891年在上海开设的伦章造纸厂为其“嚆矢”。几年前,徐新吾、何百谦同志写的《伦章造纸局考》一文,对伦章作了辨误和考证,否定了伦章为李鸿章所办,肯定它是由一些官僚、买办等集资开设的纯属商办性质的民族资本企业。同时,该文还认为,伦章在筹设时期的名称是“上海机器造纸局”,并根据一些资料推理认定,上海机器造纸局“根本没有建造新厂,而是从  相似文献   
2.
对于政府目标函数,新古典经济学将政府视为慈善的专制者,而公共选择学派则偏重于对不同利益集团的考察,两者都只揭示了政府目标函数的某一部分的特性。以G-H模型为代表的串谋型政府模式将两者结合于自己的分析框架内,因而具有较强的政策博弈预测性。最后,对G-H模型进行的拓展研究表明,应不断加强政府自身的建设并尽量降低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的影响权重。  相似文献   
3.
我国各省之间的不同历史经历、不同发展轨迹以及我国梯度型推进的改革开放战略导致了制度质量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制度质量的差异性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长在各省之间极不平衡,是我国地区经济差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07年8年的面板数据,设定跨省面板模型,检验了制度质量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影响,给出了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制度质量解释。结果表明:体现制度质量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率以及市场化程度在各省之间的差异化是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1993年9月17—18日,在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举行了一次以《日本军事占领下的上海经济》为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中国、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五十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了五篇学术论文,从不同侧面探讨了抗战时期上海经济的一些问题。 1.关于太平洋战争后“企业公司热”的问题。上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太平洋战争发生以后,由于日本的军事占领,整个社会经济完全陷于无序的衰败之中,但是企业公司的开设却显得异常活跃,成为一个奇特的社会经济现象。提交会议的一篇论文《抗战时期上海企业公司的兴起与蜕变》(上海:黄汉  相似文献   
5.
论新时期我国贸易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后的第一年 ,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2002年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了6000亿美元大关 ,达到6207.9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了21.8 % ,一跃成为当年世界排名第4的贸易大国;其中 ,出口突破了3000亿美元 ,达到3255.7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了21.2% ,当年实现贸易顺差303.5亿美元。随着我国贸易地位的迅速上升 ,现行贸易政策的调整 ,已成为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发展并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紧迫任务之一。(一 )我国贸易政策调整的制约因素正式加入WTO以后 ,我国的贸易政策面临着重大转变。过去一直沿用的传统贸易政策手段 (如高关税…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上海企业公司的兴起与蜕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战时期上海企业公司的创建相当活跃,这是工业企业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它的兴起展示着近代上海经济的发展变化出现了一种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的新态势,有利于促进本国资本工业的发展。但在太平洋战争后持续出现的企业公司创办热潮中,大多数企业公司的业务性质发生了蜕化变异,它们游离于生产领域之外,从事经营内容漫无范围的非生产性投机活动,成为无定型的“百业公司”,被时人斥之为“投机公司”。本文主要根据现存这一时期上海企业公司的档案资料,对上海企业公司的兴起与蜕变作一概要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日军占领时期上海社会经济严重衰退的某些特征,同时也揭示了中国近代化发展中的一种病态症状。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数据库得到的2000—2005年连续出口5年以上的制造业企业样本,研究了出口市场多元化对企业出口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对出口波动呈倒U型影响,出口市场多元化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减弱出口波动。分位数回归的结果表明,当出口市场的需求波动越大时,多元化越能够体现出稳定出口的价值,这验证了为何每次在出口遭遇巨大波动时,国家都会提出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国有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有利于减弱出口波动,外资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对出口波动呈稳健的倒U型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代上海工业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探讨这一时期上海工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对解放前夕上海工业结构发展的水平作一个比较估计,并对影响上海工业结构变化的若干因素加以分析,这对进一步研究近代上海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认识上海在中国工业化演进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工业产品结构组成是否合理,对于整个工业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民族工业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下,独立自主正常发展的道路被严重地破坏,加之受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也就不可能有合理的产品结构.本文从市场机制角度揭示和分析外货竞销对上海近代民族工业产品结构形成的影响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并探讨产品结构演化过程中的一些轨迹.  相似文献   
10.
一个地区工人的工资水平,是指这一地区在某一时期内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它标志着这一时期工人的生活水平程度。一般说来,工资水平的高低,主要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也同时受社会政治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探讨不同历史时期旧中国工人的工资水平变动趋势,不仅有助于研究旧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状况,而且对于旧中国经济发展史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抗战前1927—1936年是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但在对这一时期的上海经济史研究中,关于工人工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