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0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风云 《经理人》2014,(4):48-49
正我们的焦虑既来自于年龄,也来自一日千里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科技。步入O2O时代,传统营销人容易一下子找不着北,不知道该学什么,也不知道该学谁。因为市场改变不是一点点,而是大颠覆。都说四十不惑,作为上世纪70年代生人的职业经理人,我最近与同一拨做传统制造业的高管朋友聊天,感觉大家都有种莫名的焦虑,甚至有人还隐隐约约有一丝恐惧。为什么会这样?焦虑来自哪里?年过四十该怎么办?我想,焦虑既来自于年龄,也来自现在一日千里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科技。  相似文献   
2.
聪明误我     
那是一节谈话课,可我却永远也忘不了。因为那几天上课总是有同学讲小话,注意力不集中,我担心教学效果会受到影响,而且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于是我决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专门跟同学们好好地谈谈:该用怎样的态度上课?因为班上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没有好的组织纪律,很难想象能够完成教学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徐风云 《经理人》2013,(2):90-91
经济低迷,企业要节约开支应对困境,又要激励员工,年终奖该怎么发?年前有承诺,有业绩考核,按刚性原则执行不行吗?遇到2012年这种企业运营环境,发年终奖用什么妙招,才能使员工和企业共度艰难时刻,使整个公司拧成一股绳,急企业所急、想老板所想,进发出无比强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徐风云 《经理人》2012,(7):98-99
这个月就要去伦敦看奥运会,一晃,2008北京奥运已经过去4年。我不是体育迷,但却和体育营销结缘,2005年南京十届全运会时就开始作为赞助企业代表,到后来参与北京奥运、和其它大型国际体育组织有越来越多的合作,不敢夸口从中积累了多少经验,但至少能明辨许多“专家”对体育营销得失总结之类的外行说法。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相似文献   
5.
徐风云 《经理人》2014,(5):54-55
很多人过去总以为营销是天,有了天就能解决一切,现在应该知道产品是地,任何天空中的东西不接地气,都是浮云。靠一个策划、一场炒作就纵横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必须靠产品力本身来撬动市场。  相似文献   
6.
徐风云 《经理人》2014,(2):46-47
正在这个浮嚣的社会,在这个普遍崇尚挣快钱的时代,在当前艰难的大环境下,制造业企业家们仍在坚守,仍在不懈努力着,他们是真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践行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岁末年终,又到许多人盘算一年收入的时候。曾经有朋友善意地"嘲笑"过我:看你一年累到头,钱也没见挣着多少。别在制造业里苦哈哈地干了,以你的本事,跟着我一起干风投或搞房地产,每年奖金至少够买别墅了。想想自己也还真苦逼,职场出道至今,一直在制造业里打滚,从来没挣快钱的命。  相似文献   
7.
徐风云 《经理人》2014,(1):56-57
正在当下中国的现实处境中,职场江湖确实有职场江湖的一套江湖规矩,作为中国式的职业经理人,就不能不深谙中国的文化,践行讲忠讲义的传统,以此来获得信任,从而拥有施展抱负的平台。一直想写一篇"中国式职业经理人的忠义"之类的文章,但每每跟太太讨论,就被她嘲笑不够"职业"、思想陈旧。在她看来,讲忠义便是封建社会君君臣臣那一套,与时代大潮、现代企业管理根本不沾边。也许我的想法不合时宜,也许是自幼喜欢《三国志》的影响,"忠义"二字始终刻在我脑  相似文献   
8.
徐风云 《经理人》2013,(1):98-100
曾被疯传为“世界末日”的2012终于走到头了,不管乐观还是悲观,可以确信:新年即将到来。虽然2012并非世界末日,但对于国内许多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却是年关难过。2013这个新的一年,很多经营者都在迷茫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9.
营销无捷径!     
徐风云 《经理人》2013,(4):104-105
头脑灵光、口才出众、善于取巧人们普遍认为这是营销人员获得成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果能再加一个光鲜的学历,就更完美了。事实真的如此吗?很多具备这样条件的聪明人,不成功的大有人在;很多起点低看似笨笨的人,最后干成老板的却不少。为何会有这样惊人的反差?把握成功营销的秘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徐风云 《经理人》2014,(3):58-59
正现在的普遍误区是,企业以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把重点放在如何考核打分上,却忽视了真正要达到的绩效目标。其实,既不能靠一纸绩效考核解决所有管理问题,同时又要充分重视绩效考核的作用。年前布置HR做绩效考核,过完年他拿来厚厚的八九页纸,前面三页长篇累牍讲为什么要进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有什么用之类,然后就是各种系数、备注,最核心的东西只有一页纸。我问为什么要搞得这么繁琐,答曰是"标准化"的格式。问哪个标准化,他说人力资源的书上就是这样考核的。顿时无语,勒令返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