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媛 《办公室业务》2021,(4):181-182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作为医院整体运行工作中的一部分,事关医院人才发展、部门调整、人员考核等,影响着医院的运行效率,应该引起医院管理层人士的高度重视。本文以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为对象,探讨在大数据思维模式下,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如何求变来实现改革,以满足大数据背景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章媛 《东岳论丛》2012,(8):53-60
近代以来《道德经》在西方广为传播,是以被西方译者的多元化译解为代价的.西人对《道德经》的解读可分为基督类、哲理类、语文类和演义类等四大类.其中哲理类译本是指具有哲学知识储备的译者,通过对《道德经》中核心概念、原典哲理、辩证思维以及哲学智慧的揭示,试图向读者展现一个《道德经》的哲学世界:卡鲁斯对老子之“道”作“原因”论解读,巴姆作“自然智慧”论的解读,安乐哲和郝大维则作出“开路”论的解读.这些代表性的哲理类译者,从不同角度尝试对《道德经》哲学思想的认知与翻译,既反映出他们的文化根源,更揭示出他们自己的哲学观点,最终导致他们的译解呈现以西哲代中哲、以西方思维模式代替东方思维模式的现象,使《道德经》原典内涵被大量漏译,甚至误译曲解,成为跨文化传播史上一幅特别引人瞩目的图景.究其根源,除了近代以来西方基于领先世界的科技和工业文明所形成的话语霸权,还须看到中华文化因近代多难所致的话语弱势  相似文献   
3.
章媛 《社会科学家》2004,(2):140-142
本文从文化关联性、语境关联性和知识关联性三方面来探讨“关联性”在英语翻译中的作用,以解决“关联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章媛 《职业》2010,(36)
截至2009年底,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73.6万人,在校生达到2178.7万人,占整个高中阶段存校生的50%左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主体数量庞大,担负着改善劳动力整体结构和劳动者素养的重大历史责任.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曾指出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已经由数量和规模办学向稳定规模和提高质量上转移.  相似文献   
5.
本文假定金融资产为有连续红利支付的股票,得到了具有浮动敲定价格的亚式看涨期权的定价公式,同时推得了看涨和看跌期权的平价关系.  相似文献   
6.
章媛 《江淮论坛》2013,(4):182-187
《道德经》在西方四百多年的译介,书写了一部独特的文化传播史,各种"裂变"是不同文化在交流中冲击的结果,其中演义类"裂变"是"《道德经》的开放性内涵+西方文化中的发散性、功用性思维模式"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这类译本的典型代表揭示了演义类译本的共同特点:1.译者深深被《道德经》的魅力和智慧所吸引,他们的译解似乎更合乎其所处时代、社会的需求;2.译者不懂汉语,无法对原文准确把握,但可以尽情地发挥;3.演义类译解的"裂变"需要研究者适当引导,促其向良性正态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金融、科技三者相互协调、均衡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持续增长的新模式.近年来陕西省和福建省分别作为西北与东南地区的经济增长较快典型,是否实现了这三者的均衡协调发展?通过实证比较,得出的整体结论却是两省均未实现经济、金融、科技的均衡发展,这大大降低了整体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制约了科技、金融两大要素对经济增长助推力的发挥.故而合理调整这种非均衡状态,促进科技、金融两大力量相结合,才能实现经济增长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论早期西传《道德经》的基督特性及谬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经>西传的历史表面上看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西方传播的历史,令人乐现,而事实上<道德经>早期传播是被西方基督化、附庸化和殖民化的历史,其中谬误比比皆是,危害至今犹存,令人担忧,引人深思.文章着重从早期译者的身份与目的、翻译的策略、文化传播的角色方面时早期的误传加以剖析,探讨其根源,并希望以原语文化自有的话语权重新译介<道德经>等中国传统典籍.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变革与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难教难学的困境,以问卷的形式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语文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统计和分析,试图提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西方对《道德经》翻译传播研究已达数百年历史,仅译本就有600多种,涉及31种语言。但与原文本相比,这些译本和研究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有强烈的主观"西化"和"异化"色彩,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简单的翻译学上问题,而是西译传播者受其根深蒂固的基督教文化影响,以及对东方文化的根本歧视,在跨文化传播中丝毫没有遵循对等性原则,完全剥夺了包括《道德经》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西传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