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2篇
  2008年   1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谋 《经营管理者》2008,(6):104-105
<正>对许多人来说,第一次见到泰国的Ac集团恐怕还是在电视上,中央电视台周日黄金时间播出的《Ac综艺》节目,观众达3亿之多。1987年,Ac集团在香港组建Ac综艺节目有限公司,把海外赏心悦目的、富有知识性、娱乐性的素材制作成电视节目,并于1989年3月开始正式在内地向北京、  相似文献   
2.
高谋 《经营管理者》2008,(6):106-107
<正>1991年秋天,在日本北九州市举办的"第8届全国城市绿化进化博览会"取得了罕见的成功。尽管在开幕当天和会期中,曾先后两次遭到了罕见的台风袭击,但参观者仍达到了135万人,远远超过了预计的100万人;参展企业不光有主要的电气生  相似文献   
3.
美丽无敌     
高谋 《经营管理者》2008,(7):110-111
<正>人们常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又说:自古英雄皆好色,若不好色非英雄。前者被经常引用,后者戏谑的成分居多。但这种玩笑恰恰佐证着美色的威力,连英雄也被美人攻克,可见美人又是何等地惹人喜爱。美人,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美貌的女子"。老祖宗在一本叫《三十六计》的书中,把"美貌的女子"当成了战争的利器。史载,晋献公伐虞、虢,乃遗之屈产之乘,垂棘之壁,女乐二八,以荧其意,而乱其政。意即:  相似文献   
4.
<正>去莫斯科度周末,是令人向往的。但莫斯科冬季的周末,却让人止步不前。英国的汤姆森公司假日旅游项目的经办人,带了一批报界人士去莫斯科度了一个示范性的冬季周末,赢得了各大报刊连篇累牍的报道,使这一在隆冬季节去莫斯科度周末的旅游项目得以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无中生有     
高谋 《公关世界》2008,(5):14-15
【古兵法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原文今译】诳骗,并不是长期的诳骗,而是在虚假诳骗之后,把真象推出。把小虚假发展到大虚假,在极端的虚假之后,采用极端真象的行动。  相似文献   
6.
高谋 《公关世界》2008,(9):17-18
众所周知,在石油大王哈默的经营史中最成功的一次是在利比亚。无论是对哈默本人,还是西方石油公司的3万名职员及公司35万名左右的股东来说,一提起这件事,他们都会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7.
高谋 《经营管理者》2008,(10):102-103
一架豪华客机徐徐降落在东南亚某国首都机场.从机上走下的乘客中,有一位个子不高、戴着金丝眼镜、身着黑色西装的中年男子,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表情庄重,步伐稳健,一副虚怀若谷、若有所思的样子,眉宇间透露出他的精明与干练,一看便知此人非等闲之辈,是商界的老手.  相似文献   
8.
不怕工作,不怕加班,就怕与老板沟通。CHR可锐职业顾问调研中心的数据表明:近七成职业人提到与老板沟通就头疼;过八成职业人不知如何去沟通。根据CHR可锐职业顾问的分析,"指桑骂槐"式的沟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指桑骂槐"原意是骂人的一种绝招,它既能一针见血又具有双重含义,一下难于识破,叫对方防不胜防。在企业沟通上,是指员工通过对一些经典的事例或生活中比较典型的事情进行一些评介,得出自己的评判标准,而其实质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通过这种典型事例来暗示自己对公司某件事情的个人看法,或暗示自己的一些要求。可锐职业顾问认为:要通过"指桑骂槐"的方法来暗示表达出自己的要求,要求所选的事例必须是比较经典的,一般人都耳熟能详的,同时这个经典事例让人想了一下以后,又能比较方便地揣摩出你暗示的东西,否则就起不到沟通的效果,自然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了。当然,任何一种计谋都是一个死的原则,只有活用才能起到促进的作用。这需要结合自身特性。  相似文献   
9.
相传,唐代诗人赵嘏,以佳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博得大诗人杜牧的赞赏,人们因此称赵嘏为"赵倚楼"。时人常建非常仰慕赵嘏的诗才,但赵嘏甚少做诗。一次,常建打听到赵嘏要到吴地游览灵岩寺的消息后,先到灵岩寺前墙上题了诗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以期引起赵嘏题诗兴趣。果然,赵嘏在游览灵岩寺时看到墙上两句诗,不由诗兴勃发,顺手在后面续了两句,补成一首完整的绝诗。常建的诗没有赵嘏写得好,他以较差的诗句引出赵嘏的佳句,后人便把这种做法叫作"抛砖引玉"。其实,常建、赵嘏并非同时代人,他们各自的活动年代相距百年之多,续诗之说自不可信。据考,"抛砖引玉"当出自唐代高僧从谂掸师之口。从谂掸师主持赵郡观音院多年。相传他对僧徒参禅要求极严,必需人人静坐敛心,集中专注,绝不理会外界的任何干扰,达到凝思息妄、身心不动的入定境界。有一天,众僧晚参,从谂禅师故意说:"今夜答话,有闻法解悟者出来。"此时徒众理应个个盘腿正坐,闭目凝心,不动不摇。恰恰有个小僧沉不住气,竟以解问者自居,走出礼拜。从谂掸师瞟了他一眼,缓声说道:"刚才抛砖引玉,却引来一块比砖还不如的土坯!"后人遂得"抛砖引玉"一词,泛指先把自己的不是很好的观点或文章介绍给大家,目的是为了引出别人的高论或佳作。多用于自谦之说。然,兵家却不这样看待。《三十六计》说"类以诱之,击蒙也。"讲究"用类似的东西去引诱敌人,从而打击被蒙骗的敌人。"并以此取得战争的绝对胜利,诸如北京蓝岛大厦。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在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家格调高雅的餐厅。店老板察觉到每星期二生意总是格外冷清,门可罗雀。又到了一个星期二,店里照样是客人寥寥无几。店老板闲来无事,随便翻阅起了当地的电话号簿。他发现当地竞有一名叫约翰·韦恩的人,与美国当时的大明星同名同姓,这个偶然的发现,使他的心为之一动。他立即打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