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2篇
社会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桂桢 《职业》2013,(4):12-13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既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更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社会和谐和稳定。因此,国家非常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出台了许多具体政策和措施,鼓励高校  相似文献   
2.
桂桢 《中国劳动》2003,(4):13-14
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适应就业形式的特点,抓紧制定劳动关系形式、工资支付方式、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配套办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当前,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因此,保障  相似文献   
3.
桂桢 《中国劳动》2003,(1):40-41
香港法律规定,雇员与雇主产生劳动争议,须先到劳工处劳资关系科申请,由劳资关系科先行调解,调解主任为双方举行调解会议,该部门会尝试在友善的气氛下提出解决方法,迅速就申请达成和解,劳资双方有权决定是否出席,调解无法律效力,由当事人自愿遵守.香港大部分的劳动争议通过调解得以解决,对劳动争议的快速处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01年64%的劳资纠纷及申索申请经调解解决,调解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有一套完善的检控程序,处罚力度非常大,对雇主可以判处高额罚款及监禁,有一定的震慑力.其次,与雇主和雇员的法律意识较强,调解员的素质较高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