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4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瑶族石牌律看法律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既是统一的,又是多样的.瑶族石牌律的产生与人们论述法律和国家的产生有不少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独特性.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距今仅五六百年,既有典型性、系统性,又有清晰发展逻辑的少数民族法律的起源形式,为世人研究法律和国家的起源提供一个去古不远的参考标本.  相似文献   
2.
研究瑶族历史上的石牌文化,应采用文献资料、出土资料和口述资料三重证据的互证方法,才会有新发现、新收获和新突破,研究结论才会真实、可靠、科学,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3.
瑶族石牌制及其在南方民族习惯法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瑶山瑶族石牌制度形成于明代,有明显的形成、发展、衰落、废止的发展过程.石牌制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基层的是小石牌、中石牌,高层的是大石牌.最大的石牌是"三十六瑶七十二村大石牌",管辖面几乎覆盖整个大瑶山,其法律条文具有大瑶山"宪法"的性质.上下大小石牌之间有一定的约束关系和责、权、利关系,它们组成了倒"金字塔"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4.
《瑶山散记》在中国瑶族文化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兆民长年在大瑶山考察,与瑶民共同生活,亲身体验瑶民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他调查时间之长、范围之宽、观察问题之细致,是无人能及的。他是广西地方史卓有成就的专家,对广西历史文献非常熟悉,运用又很得体,因此,他的著作有明显的历史纵深透视力度,这是他人所难以比及的。《瑶山散记》内容广博全面,几乎涵盖了大瑶山瑶族的各个方面。书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材料和新观点,被1956年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所广泛采纳。  相似文献   
5.
金秀大瑶山瑶族在中国瑶学研究中的地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九个方面论证了广西金秀大瑶山在中国瑶学研究中的地位,为世人深入了解中国瑶族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居山游耕:瑶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山和游耕是塑造和形成瑶族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产生瑶族各种文化现象的根源,并影响瑶族文化的发展程度和趋向。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构成瑶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明起源问题,作为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派生物,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一样,一直是长期困扰史学界的大问题。几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问题的以讨论非但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见,相反,随着考古材料的增多,讨论的深入,倒使问题愈来愈复杂。到目前为止,成文的看法已不下十多种。大而言之,这些看法又可归纳为如下三类:第一类是主张中国文明史形成于夏朝之前。持此说的,或以大汶口文化作为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唐兰),或以典型龙山文化作文明时代的开端(黎家芳、高广仁);第二类是主张夏王朝是中国文明史的初始。持此说的,或以禹启之际作为原始社会与阶级社会的断限(金景芳),或以“太康失国,少康中兴”作为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门槛(韩连琪);第三类是主张中国文明史往后移、他们或以盘庚迁殷作为文明时代的入口处(晁福林),或以殷周之际作为文明社会的界标(何兹全),  相似文献   
8.
<正> 古代祀典,最隆大者,莫过于天地之祭;而在天地之祭的诸种祀仪中,最典型、最庄重者又莫过封禅。本文拟对封禅的缘起、演变及封禅仪式作一简要介绍。 一、封禅的缘起及其演变 何谓封禅?《史记·封禅书》正义云:“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班固  相似文献   
9.
金秀大瑶山考察对费孝通一生学术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秀大瑶山考察是费孝通一生学术研究的开始,他一生中的一些重要学术成果与大瑶山考察有关,他的学术研究方法在大瑶山考察中得到首次应用和体验。大瑶山的考察改变了费孝通一生学术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近发现的崇祯金秀瑶山“石牌”莫金山金秀瑶山(即大瑶山),山高坡陡,谷深林密,元明以来是瑶族人民世代居留之所。明清以降,该地虽然名义上为周围荔浦、鹿寨、象州、武宣、桂平、平南、蒙山等七县所“分治”,但实际上却是王道不及的“化外”。民谚说:“种田不纳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