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9篇
综合类   1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罗振亚的近作《中国新诗的历史与文化透视》和《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无论是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方面,还是在学术主张、理论观点方面,都较同类作品有所突破和创新,是两部具有重要学术理论价值的力作。《中国新诗的历史与文化透视》是罗振亚的一部诗歌批评自选文集,可以说是作者从事诗歌批评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的一次集中展示。全书分为三部分,即诗学篇、诗派篇、诗人篇。分别从诗歌现象、诗歌流派和创作主体的角度对中国新诗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审视。作者对中国新诗的历史与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得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和启迪性的见解,敏…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哲学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之间的渊源关系,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现代主义作家接受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的原因,研究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对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及其意义.--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在西方非理性哲学的影响下已全方位地实现了文学本体的突破,它不仅有理论主张,而且有使之成为现实的广泛的艺术实践.这一文学本体的转型具有革命性的先锋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儒家文化的碰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与碰撞 ,主要表现为理性与非理性、善与恶、现代人学观念与儒家人学观念之间的冲突 ,通过冲突与碰撞在中国文学中确立了新的道德观念、人学观念和审美观念 ,完成了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罗振亚在诗歌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善于将史与论结合起来,通过历史的考察与理论的阐释发掘研究对象的价值与局限;善于运用客观辩证的态度分析研究对象,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发现研究对象的个性差异;善于将情感体验融入诗歌分析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了融感性体验与理性评判为一体的研究风格。  相似文献   
5.
整治不良文化的措施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不良文化呈现出泛滥的趋势,对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对此,我们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从制度、法律、体制等方面消除不良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采取疏堵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治理策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增强他们对不良文化的免疫力,大力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来占领文化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整治不良文化。  相似文献   
6.
7.
从汉语维度建构新文学史,既是对胡适"白话史学史"的历史回应,又是"重写文学史"的一种具体实践.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文学史写作中的意识形态倾向,弥合文学史分期中的裂隙,并对文学史的性质进行新的厘定,为解决文学史撰写中所存在的范围、对象、分期等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路与策略,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新的文学史框架和版图.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自我分裂主要呈现为两种形态 :当人与周围的环境和人物发生矛盾冲突时 ,便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 ,产生一种存在性不安 ,表现为精神分裂性 ;精神分裂性状态发展到一定程度 ,便进入精神分裂症状态。前者是一种正常的精神现象 ,后者则是一种非正常的病态现象。作家用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描述人物的自我分裂 ,由此而创造出性格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9.
10.
由于受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钱钟书对人性的认识与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的人性论有了本质的区别。他自觉地运用这种现代思想来剖析、表现复杂的人性,知识分子形象的选择、讽刺批判手法的运用,无不与其对复杂人性的深刻认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