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03年起,南通市在全国率先创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把解决社会矛盾的各种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反应快速、程序公开、调解公正、群众认可的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是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项创新性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为了保持调解工作的生机和活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完善,更需要我们从理论上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3.
吕安兴 《河北学刊》2002,22(3):15-18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理想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从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建设入手,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生产力与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它们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两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曾经有一些学者指出,21世纪将是伦理学的世纪。此语虽然有些夸张,但当今伦理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按照国务院公布的学科目录,哲学一级学科下有八个二级学科,伦理学仅是其中之一。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估计,早在十几年前,在西方出版的哲  相似文献   
5.
吕安兴 《学术论坛》2001,3(6):26-29
实施"以德治国"方略需要道德信念的支撑和推动;坚定道德信念,是实施"以德治国"的内在保证、力量之源和终极目标.既要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信念;又要坚持道德信念问题上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差异性和共同性的统一,协调性和进取性的统一,确立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适应的内心信念."以德治国"的关键是"以德治党".坚持用先进的共产主义道德信念教育全党,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也是"以德治国"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关于自我价值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人的自我价值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应尊重人的自我价值,为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必要的条件.评价自我价值的标准应坚持主体性效应原则和个人潜能实现原则.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是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社会至善与个人至善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吕安兴 《学术论坛》2003,4(4):109-112
张謇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拓者之一。作为一位大实业家 ,却偏偏“言商仍向儒” ,走上了“教育救国”的艰辛道路 ,为发展地方教育事业无悔奋斗了一生。张謇办学的主导思想是什么 ?支撑他办学的动力是什么 ?文章从伦理视角探讨张謇的教育思想 ,旨在继承先贤的人格风范 ,发扬其对教育的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8.
吕安兴 《学术论坛》2005,1(4):33-3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即公民道德建设要从我国多数人的现实道德状况出发,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提升人的道德境界,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确定公民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张謇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代开拓者 ,毛泽东称他为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的人物。与一般商人不同的是 ,张謇称自己是“言商仍向儒” ,在他身上 ,凝聚着儒家传统文化和商品意识相溶合的“儒商伦理”精神。研究张謇的“儒商伦理”思想 ,承继先贤的人格风范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对于提升企业经营者的道德境界 ,培育“现代儒商”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