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
赣中即江西中部的吉安地区,是宋明时代中国的文化名区.宋明时代,许多中国著名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于这个区域.宋明时代赣中地域文风的兴盛,离不开唐代近三百年来文风的孕育及唐末五代文风的逐渐展开.对于唐代近三百年间赣中文风的孕育,从明清至今,人们对唐代大儒颜真卿的贡献是高度肯定的,而对唐前期的重要诗人杜审言的贡献却往往是忽略的.本文认为,被称为"中国律诗奠基人"之一的杜审言,对赣中文风的开启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百五十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础,提出了共产党建设的基本原理,使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劳苦大众获得了解放和达到幸福彼岸的指路明灯。列宁和毛泽东在各自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清代江西农村市场的发展过程、发展特点、发展动因和对当代农业的发展启迪。  相似文献   
4.
历史的研究必须深入到历史的深层。社会风尚是社会深层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社会或一个区域的人口素质与心理态势都可以从社会风尚中得到充分反映。 要研究清代江西的深层社会结构,就必须研究清代江西的社会风尚。 清代江西的社会风尚粗略地有下面几点。  相似文献   
5.
清代的江西是一个宗族势力很强大的地区,又是一个农村社会很稳定传续的地区.这种宗族势力与农村社会的稳定有着紧密的关系,因为宗族有着一套很完备的自治机制,而乡绅掌控着这套自治机制,从而控制着农村社会稳定地传续与发展.故此.通过以清代万载县的第一大宗族--辛氏宗族为个案来解读这种自治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地剖析清代江西的农村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6.
宗族是中国古代农村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安义县两大传承久远且完整的大宗族的个案研究认为江西古代农村社会是在宗族的形成、扩展过程中开发出来的,而江西宗族的形成和北人迁赣又是紧紧相连的;宗族以其金字塔式的结构特点,以其族产、族祠、族谱形成的凝聚机制,以其家法族规形成的约束机制及宗族的教育塑造机制,维系着中国农村社会超稳定发展;而光宗耀祖的宗族观念严重阻碍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阻碍小农经济结构的变动,加固着农村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