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浅析人本主义心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杨连菊 《理论界》2007,(1):166-167
本文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起源着手。指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健康人格和完美人性作为研究对象,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一种心理学发展理论。这种理论突出了人的动机系统与高级需要的重要作用,把人的社会性放在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脱离了社会实践,因此,其思想难以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2.
杨连菊  乔光云 《理论界》2006,(11):156-157
亨普尔的“演绎-定律”模型和“归纳-统计”模型一直被誉为科学解释的标准模型。本文将介绍标准科学解释模型的主要内容,指出目前它存在的难题,寻求它的理论根源,指出它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用学的科学解释理论认为,标准科学解释模型忽视了对语境的分析,因此陷入困境是难免的.在对标准模型批判的基础上,范·弗拉森提出了自己回答问题的语用学科学解释模型.但是这一解释理论模糊了科学解释与日常解释的界限,片面夸大了语境的作用,并有可能陷入历史的倒退,所以并不能称是一个完美的科学解释理论.  相似文献   
4.
语用学的科学解释理论认为,标准科学解释模型忽视了对语境的分析,因此陷入困境是难免的。在对标准模型批判的基础上,范·弗拉森提出了自己回答问题的语用学科学解释模型。但是这一解释理论模糊了科学解释与日常解释的界限,片面夸大了语境的作用,并有可能陷入历史的倒退,所以并不能称是一个完美的科学解释理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