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践应该由哪些要素构成,目前哲学界正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同志主张要把自觉目的性从实践中排除出去,把实践概念“净化”为纯客观的物质东西。我认为要从实践中排除掉目的性是不可能的。目的应该是实践的第一个要素和前提。目的性概念及其作用在讨论目的是不是实践的要素之前,有必要把目的性概念弄明确。列宁对于目的性概念曾经作了科学规定,他说:“人的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列宁全集》第  相似文献   
2.
伟大探索的哲学沉思──读《晚年毛泽东的艰苦探索》邓兆明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对晚年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具有永久的魅力。青年学者王立胜很有理论勇气,将晚年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一既有历史沉重感又有强烈时代感,且...  相似文献   
3.
思维方法主要是指主体反映客体的形式和手段,或者指揭示事物某种特定的内容而提供的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操作程序与规则。思维方法作为主体通向客体、主体把握客体的“中介”和“桥梁”,它开启着人们的思维空间,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剖客观世界,从而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报告不仅科学系统地概括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简称为邓小平特色理论)的生成、发展和主要内容,而且鲜明地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这里的“精髓”涵义与毛泽东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的涵义是否是一个样?从怎样的角度去把握这个“精髓”?为什么说对“精髓”涵义准确理解与否,是领会邓小平特色理论的各个基本思想(原理)、把握和运用这个特色理论的关键?这些问题我们在学习贯彻十四大报告的精神过程中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本文试从哲学层面上对上述问题作一些历史考察和现实的分析,与理论界同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皮亚杰建构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论是对认识本身进行的哲学反思。它的本质和生命力就在于随着认识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在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认识的水平上、按照认识论本质的性质、特点和要求,反思这些内容和材料,把它们内化为认识论的活的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在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认识向前发展的必须走的道  相似文献   
6.
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广泛、深入的讨论,实践标准本身的许多理论问题被提出来了。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有助于我们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有助于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概括和总结新的成就,做出科学的结论。本文想就实践是怎样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同志们。(一) 实践是怎样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实践的科学涵义。因为我国哲学界对什么是实践的问题,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弄清楚实践的科学涵义是十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蕴含着丰富的生存论哲学和社会发展论的内涵,本文从生存性哲学和社会发展论两个方面论证了“发展是硬道理”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是辩证法的大师。尽管他没有去专门论述辩证法问题即很少抽象地谈论辩证法原理,也没有去建构一个庞大的辩证法体系,但在其自身复杂多样而又广阔深刻的实践活动中始终贯彻着深邃的辩证法思想。这不是哲学家书斋里的辩证法,而是从丰富的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活生生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的总体规定性就是实践辩证法,它的核心和落脚点在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上。这一总体规定性展开为邓小平辩证法的三个基本特征。开创性是它的第一个特征马克思说:作为他的科学世界观之对象的。不是抽象的物质世界。而是以“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  相似文献   
9.
“从实际出发”新探邓兆明“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所熟知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它孕育和产生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使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一个个令人鼓舞的成就。所以,从实际出发,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办事...  相似文献   
10.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说:“商品经济搞上去了,精神文明却下来。”商品经济是“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的祸根。他们还说: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范畴,商品经济的灵魂是专门利己。因而,又发展商品经济,又提出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是二律背反。显然,这里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政策问题,即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二律背反”?还是相辅相成?我认为,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针对那种把精神文明建设同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分离开来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