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也相当突出,这些都迫切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范围内全部土地的综合利用所做的统筹安排和长远规划.它包括对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当然同一级的农业区划也包括对这部分农业用地的规划.搞好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意义重大,它能有效调节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调整城市土地的结构和布局;也能加强城市土地供给的宏观调控,促进城市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投资学理论,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指出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而且通过其区位分布与区位分布的演变,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要素流动与区域非均衡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充分发挥生产要素效率和调动生产要素积极性已成为难点问题。要素流动是区域经济这个中观经济问题的一个微观基础,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关系。从一国之内的区域合作与竞争角度研究要素流动,实现要素的区域优化配置,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土地合理流转实现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农地经营模式单一,农业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户承包地经营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土地流转明显加快。我们要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一、业主+农户运行机制的兴起目前我国农村基本上形成了以两权分离、家庭承包经营为中心的农地经营格局,这种制度曾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十分显著的效应。但由于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决定了它无法构建规范的农地经营制度,难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推动力。现行的农地经营模型,必将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创新,直至被新的农地经营制度所取代。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尤为稀缺,近13亿人口仅有19.38亿亩耕地,人均耕地只有1.54亩,加以目前农地使用分散,农业经营规模狭小,户均经营耕f地只有6亩左右,阻碍着农业…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的新型城乡二元结构中,农村扮演着为现代化“兜底”的角色。现阶段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任务是充分发挥其“兜底”职能,为顺利实现现代化提供支撑。以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为主线,从乡村振兴的五大命题出发,运用代数推导的方式全面论述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农业保险能够有效发挥种粮激励效应、乡村生态环境改善效应、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效应和财政资金杠杆效应。以西部农业大省——四川省的农险发展实践为例,结合全国农险发展概况,点面结合,深入分析目前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持续提升现有农险保障水平、增强融资支持能力、完善政策性农险的财政支持体系、改革现有农险创新激励体制、全面强化农险监管等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7.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补齐乡村环境治理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 PPP模式的引入为乡村环境整治提供了新途径。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引入演化博弈分析框架,对不同场景下乡村环境治理的三方(地方政府、社会资本、村民)共生条件进行探索,并结合现实案例检验基本结论,结果发现:PPP模式高度依赖政府的有效治理,特别是各级政府的有效监管对达成多方共生非常关键;政府的有效监管、社会资本守约的交易成本和村民在环保治理过程中受益是三方共生的基础,而设计合理的惩罚机制可以减少政府失职和资本方的违约动机,博弈结果将趋于三方共生。同时发现,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守约和村民参与恒不成立;村民参与环境治理取决于参与的净收益,与受到的政府奖励无关。由此,可以通过改革乡村治理方式、加强政府有效监管、采取第三方定价和构建风险补偿机制、以村民受益为核心加快乡村组织建设、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等措施,不断推进乡村环境的治理。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消除绝对贫困人口是中国政府做出的庄严承诺。中国西部贫困山区具有生态环境脆弱区和贫困人口集中区的双重特点 ,实施生态环境重建与脱贫致富奔小康之间有着极为密切和互为因果的关系。分析西部贫困山区的环境特征 ,指出生态—经济重建带来的新问题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性地提出对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西部贫困山区内涵与环境经济特征我国农村贫困标准指收入达不到维持基本生活需求和再生产的最低标准 ,这个标准包括 :维持人体生存必需的食品支出和衣着、住房、医疗等非食品…  相似文献   
9.
论区域要素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要素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是建设区域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由于要素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产权成本高,使得区域要素市场相对于区域产品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发展区域要素市场关键在于认清区域内部要素禀赋,整合各种要素资源,完善区域要素流动的制度和环境。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探索,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以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为突破口,总体上形成了以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鼓励合法流转为特征的新型土地制度.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和非农产业的迅猛发展,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大,比较效益低,粮食问题严峻,耕地抛荒严重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相继出现.土地仍将是农村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确保社会安定,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在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同时,探索在土地承包权稳定前提下的土地流转制度,对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