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哈斯宝和他的《小红楼梦》周双利1973年在内蒙发现了清代蒙族翻译家、文艺批评家哈斯宝所译的《新译红楼梦》手抄本,共发现了四种完整手抄本与一个残本。这个《新译红楼梦》共四十回,是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的节译。哈斯宝自己说:“我要全译此书,怎奈学浅才疏,...  相似文献   
2.
我国三十年代初发现的《金瓶梅词话》,在欣欣子序、甘公跋与东弄珠客的序之后,有一篇名为“词曰”和“四贪词”的题词,在题词前赫然标出这样的书题:《新刻金瓶梅词话》之字样。这个书题向人们表示出:三十年代初发现的这部词话本《金瓶梅》并非《金瓶梅词话》本的原刻,而是一种新刻本。不少研究《金瓶梅》的专家学者还发现这部《新刻金瓶梅词话》同崇祯说散本《金瓶梅》相比,多了一篇欣欣子的序与一篇廿公跋,但这序与跋虽放在前面,却没有署写作日期。只有东吴弄珠客的序却标明“万历丁巳季冬”,这篇序既然为明崇祯本《金瓶梅》和《新刻金瓶梅词话》所共有,人们自然  相似文献   
3.
尹湛纳希之所以成为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蒙古族文学家,除了他本人精通蒙、藏、满、梵诸种语言,并受其文化影响而外,更重要的则是受汉族文化,特别是汉族文学的影响至深。本文从两个层次论述尹湛纳希同中国古典文学的渊源关系。其一是思想上,尹湛纳希接受了《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进步作品的影响,形成了他的初步反封建民主思想。儒学对他的影响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阴阳五行观念对他的朴素辩证观念的形成有影响。其二,《红楼梦》、《三国演义》在文学技巧方面对尹湛纳希的影响是特别突出的。  相似文献   
4.
率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结构主义在西方已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新潮流.它首先在法国,后来通过 R·巴特的著作,才传播到欧美许多国家.六十年代中,结构主义兴盛到几乎取代存在主义的地步.我并不同意英国人库勒在《文学中的结构主义》提出的“结掏主义是探讨人类及其文化的一种总的思想方法。”(见《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6期)但我觉得结构主义把艺术作品看成受规律的联系支配的一定系统,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有组织的集合体,是一个“手法的系统”,这是合乎实际的正确见解.美国人魏伯.司各特说结构主义“有理由认为,这种方法源出于科律瑞己的观点;每件  相似文献   
5.
郑玄笺《毛诗》,《毛诗》存而汉代今文三家诗遂亡。郑玄《诗》学,融汇了汉代今古文经学之精华,是汉代《诗》学的总结,又是魏、晋、唐代以及清代《诗》学的滥觞,因此郑玄的《毛诗传笺》在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对郑学研讨不够,对郑玄《诗》学的贡献论述也较少,实为憾事。本文是在学习《毛氏诗传笺》的基础上,浅谈几点体会,以就教于大家。一、汉末经学的衰微与郑学的兴起欲论郑玄《诗》学的贡献,首先需明瞭两汉经学演变的趋势。经学盛于两汉,但汉末经学亦趋于衰微。皮锡瑞《经学历史》说:“经学盛于汉,汉亡而经学衰”。汉代经学衰微,其原因如下: 第一,汉代的经学是汉代的官方哲学,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想就马克思的治学精神与方法,谈几点体会,以此作为我们的纪念。一、“为全人类工作”对于马克思来说,革命是首要的事,他的生活的伟大目的,是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促成无产阶级的解放。但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不是从感  相似文献   
7.
唐代的孙(危页),在他所著的《幻异记》中载有《板桥三娘子》一篇。故事叙述唐汴州板桥店,有一位店主三娘子,以开店卖饮食为业。家甚富,广有驴畜。“公私车乘有不逮者,辄贱其估以济之”。这位三娘子的驴子卖得便宜,来源却不大地道。后来,这个秘密被一位住店的客人赵季和发现了。我们且看原文的记叙:  相似文献   
8.
贾谊(公元前二○○——前一六八年)是西汉初期的一位青年法家,他是著名的政论家,又是有名的文学家,在西汉初期儒法斗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贾谊二十余岁,就被汉文帝刘恒选拔到朝廷当博士和太中大夫,参与了中央政权的政治活动,为汉文帝实行法家路线出谋划策。贾谊极力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裂复辟,为巩固西汉初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在批林批孔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贾谊的思想及其主张加以研究,给贾谊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并且分析总结贾谊积极参加的汉初“削藩”斗争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9.
民族与民族语从整个人类历史来观察,一般是在何时形成?这个问题对于历史学、民族学和语言学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在五十年代,我国学术界曾有过争论,原因是从一段译文引起来的。斯大林同志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汉译本,五十年代在我国初版时,有这样一段译文:“往后,资本主义出现,消灭了封建的分割,组成了民族市场,于是部族就变成为民族,而部族的语言就变成为民族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贾谊(公元前二○○——前一六八年)是西汉初期的一位青年法家,他是著名的政论家,又是有名的文学家,在西汉初期儒法斗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贾谊二十余岁,就被汉文帝刘恒选拔到朝廷当博士和太中大夫,参与了中央政权的政治活动,为汉文帝实行法家路线出谋划策。贾谊极力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裂复辟,为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