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开发潜能和智力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只有对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自觉地去观察它、研究它、实践它。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诵读经典,记忆名篇、积累素材、遣词炼句、构思作文。他们的观察力会变得比较敏锐,记忆力大大增强,想象力不断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逐步增强。提高初中学生写作兴趣,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唐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学术史考察,可以确定唐代行业技术取得了众多突破性的进步,从而生发出唐后期奠基于文化繁荣基础上的新经济成长方式。科技启蒙教育、科技实科学校、科技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及创新精神指归,构成了唐代科学文化的独特内涵。科学史研究者就唐代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认为唐代科技的创新与持续发展已使古代科技达到成熟阶段,对唐代科技的整体水平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估。唐代的人文主义氛围是浓厚的,而其不乏科学文化氛围也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中华学的创立,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封建正统史观的影响,建立新的古史体系;有助于从更大的时空范围研究中国古代史;有助于认识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有助于推动中华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唐代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形式及自然灾害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灾害比前期增多且频度增大,与此同时,上游地区却少有自然灾害。作者认为,其原因在于上游地区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经济发展道路,生态环境保持较好,故少有灾害;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走的是与山林、水泊争地的道路,生态环境受到了较大的破坏,故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5.
唐代对外开放盛世的出现是唐继承历代政权的必然结果。首先 ,唐继承了自西汉以来所形成的耕织结构与丝路贸易相结合的西北区域经济格局 ;其次 ,唐继承了西魏、北周的“关陇本位”政策 ,必然要对河西、西域进行经营 ,保障了对外交通路线畅通与对外开放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安史之乱中唐军平叛诸将帅的命运结局的考察后发现:独郭子仪得享福禄寿考,其他将帅则先后受猜疑而不得善终。再综合当时的政治形势进一步考察后发现:郭子仪能享福禄寿考并非无因,实与当时唐皇室以强干弱枝为宗旨的平乱图强策略的推行息息相关,郭子仪的福禄寿考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唐皇室政治斗争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唐政府对外开放的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就申好睦”、“悦近来远”的基本准则下 ,有唐一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上实行了对外开放 ,唐由此对人员的出入境、物质的域内外流通制订了一系列管理规则与法令 ,并由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专负其责 ,从而构建了唐代完善的对外开放体制。在完善的对外开放体制下 ,域内外人员流动、物质流通都在有序的状态下十分顺利地进行 ,从而造就了有唐一代对外开放的繁盛局面。  相似文献   
8.
隋唐时期山东手工业的发展颇具特点,形成了盐铁生产、药材制售、印染纺织、石器制作、船舶制造等多条生产链。深厚的区域文化积淀为手工行业的深层次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创新动力与市场需求背景,行业新技术的及时采用保证了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阿胶、北海盐等终端产品的多种市场定位情形,表明唐代山东各手工行业绝非盲目生产。而石砚、羯鼓、天然药材、桑柘、楸、海盐等以自然富源为基础的产业链的形成,见证了隋唐时期山东合理利用自然富源并赋予其文化内涵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