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非专业化"存在,既影响了此项工作的科学性,也使从业者的角色定位十分为难.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化首先是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在正确导向和体制下的合理存在,然后是从业者主体意识的专业化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在实践中强化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管理政策是为实现高等教育及其相关社会事业发展目标规范和激励高校教师行为并促进其素质提高以胜任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要求、促进群体稳定发挥整体功能的行动方案或行为依据.教师管理政策要在价值选择、合法性、有效性等三个价值向度上体现出较高的水平并实现预定目标,除了熟悉背景资料、掌握技术要领之外,对政策实施对象即高校教师的了解与把握同样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大学背景、文化视野、社会环境、管理组织与科学文化团体、制定主体与接受主体等五个维度对高校教师进行透视和把握,并提出一些提高政策信度和效率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悖逆”现象,凸显了方法探究的急切与重要.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交流本质,要求交流的信息是对象真正需要的有效信息.而要使交流的信息真正契合对象的需要,须以研究为基础和前提,并排除“非专业往复”的障碍,使思政工作者成为真正的“专业人士”.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尴尬与应有之举周瑞法在从计划到市场这一转型期,高校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它的尴尬在于;作为一个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阵地,理论上比许多系统都要清晰地认识到,改革开放之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与急切,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又不能不受着极...  相似文献   
5.
公益活动由于有着彰显助人为乐品质、体现主体社会责任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而备受社会各界重视。具象化的传统公益活动,因其在诸多场合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渐渐为公众熟知,但特定的物化要求限制了其涉众的范围和理念的传递。生活化、常态化的微公益,以简易的运作模式和深刻的公益精神理念,改变了人们对公益的传统看法和对公益精神的原始理解,满足了公众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追求,在持续的公益实践活动中,促使公益理念逐渐内化为实践主体的道德品质。文章从公益理念内化为实践主体道德品质的角度,探讨了微公益活动开展中公益理念内化的可能性、实质与社会价值,以探求微公益对公众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变革产生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