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1990—2009的省(市)级面板数据估算了我国的就业弹性。对比了弧弹性与点弹性的估算结果,分别估算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并分析了各产业就业弹性的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差异。得到的主要结论是:技术进步在总体上表现出节约劳动倾向;产业结构对总体就业弹性的作用明显;东西部地区的产业就业弹性差异显著。从整体上来看,第二产业还具有较大的就业潜力,但从长远来看,第三产业将是拉动就业最重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熊彼特奠定了企业创新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虽然学者之后对此框架进行了扩展,但这些扩展忽略了技术外溢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技术外溢分为水平型技术外溢和垂直型技术外溢。实证分析发现,垂直型技术外溢促进企业创新,但水平型技术外溢不影响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3.
一 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系列从基础资产上剥离、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工程技术的总称.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资产组合管理的需要对信用风险进行转移,这不仅帮助商业银行转移了风险,而且为存量金融资产创造了新的流动性,把不流动的资产盘活,提供大量的资金进一步为客户服务.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2006年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数据考查了在京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主要为社会保险)状况,并从流动人口的个人特征、职业特征、家庭特征、政府规范程度等四个维度对流动人口的社保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个人特征中,户口属性会影响各种保险的入险率;受教育程度总体上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入险率呈正向关系,但不是线性的;工作变量中,处于雇员身份的流动人口具有较雇主、自营劳动者更高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需求;工人的工资及培训水平与各类保险的购买具有稳健的正向关联;描述政府规范程度的各个变量对流动人口的入保倾向并未产生显著的影响,而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公共物品供给,政府应该有更多的作为。   相似文献   
5.
尹志锋 《理论界》2010,(5):30-34
近年来,企业重组并购活动对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影响越来越大,重组并购业务也以其与生俱来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关注。中国开展并购贷款不仅增加了企业并购活动的融资途径,更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同时为商业银行介入资本市场打开了一条通道。中国式并购贷款诞生不足一年,已经暴露出一些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商业银行发放并购贷款过程中也掩盖了一些长期风险,本文旨在面对这些问题和揭示其中潜在的风险,并提供一些化解并购贷款远期风险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欧美中期票据市场发展30余年后,中国开始发展中期票据市场,并于2009年迎来发行首次高峰.本文重点关注并分析影响中期票据发行利率的内外部因素,其中包括基准利率、货币种类、发行期限、发行规模、发行主体信用等级、发行主体性质等,然后通过考察中国实证对相关因素予以分析和验证,最后总结中期票据发行规模等因素与发行利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